N栏目主持 吕蕴岚 黄启鹏 实习生 陈诗 许毅栋
短信、QQ、飞信、微信……眼下,年轻人有越来越多的方式可以立即向远方的恋人表达爱意;而在多年以前,连电话都还未普及,当时“异地恋”的年轻人只能靠书信来寄托相思之情。福州的施萍阿姨至今仍保留着上世纪70年代和恋人的往来书信,有上千封,最早的一封信写于1972年,信纸早已泛黄。
施阿姨今年61岁,爱人老郑比她大4岁,两人都是福州人。1970年,老郑从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分配到江西一家钢铁厂工作。1972年,施阿姨前往闽北某兵团插队。两人的亲友给他们牵了红线,老郑从江西给施阿姨写来第一封信,只有一页,做了自我介绍。施阿姨慎重考虑后,给老郑回了信。
两人开始通信只谈工作和理想,后来慢慢谈起生活琐事,越来越投缘。老郑当时住集体宿舍,每次收到施阿姨的信,当晚就躲在蚊帐里回信,赶着第二天寄出去。两人保持着每周至少通信一次的频率“谈”恋爱,直到1973年初,老郑休探亲假,两人才在福州初次见面。
在那个年代,谈恋爱是一件“害羞”的事,施阿姨怕经常收到信会被女伴们笑话,而她的大哥恰好也在江西工作,老郑就在信封上用施大哥的名义寄信,把情书“伪装”成家书。当时寄一封信的邮费是8分,算上纸笔费,每个月两人要花七八角钱在信件往来上,够买一斤肉。通信3年多,见面四五次,1975年,两人结婚。婚后,由于两人仍然异地工作,通信的习惯就保持了下来。
现在他们已定居老家福州,这些书信也早已合璧安家。施阿姨不时翻阅起这些爱的见证时,会“抱怨”老郑不够浪漫,上千封信里找不到一个“爱”字,自己却跟了他数十年,“我们都是初恋,婚前极少接触,就靠书信找到了一生的伴侣”。
□征集令
七夕将至,传说中,牛郎织女就要“鹊桥”相聚。在生活里,是什么物品搭起您和爱人的“鹊桥”呢?如果您有特别的爱情信物,不妨致电本报热线968111晒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