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王林成 肖春道 文/图
本报讯 烈日炎炎,市民急切地盼望着树荫。连续两天,福州气温逼近40℃,园林部门却没闲着,分别为江七路和斗池支路补种了行道树。昨日清晨,斗池支路两侧的人行道上,种上了56棵胸径15厘米左右的大叶榕。
福州市园林局联合本报,推出“盛夏,寻找补绿点”的策划。针对福州城市绿化的特点和现状,本报提出了“密种树,种大树”的倡议,引起市民热议。
大叶榕三四年就能形成绿荫
昨天一大早,福州市绿化工程处的20多名工人就来到了完成拓宽改造不久的斗池支路。56棵大叶榕已被运到现场。
“之所以这么早就来种树,就是要避开高温的时段。”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晨将树种下去,降低了浇灌的水温,可以提高树木存活率。
据介绍,这56棵大叶榕胸径都在15厘米左右,在新栽种的行道树中,算是比较大的了。记者注意到,每种下一棵大叶榕,工人们就会修剪掉一些枝叶。现场负责人解释:“这样可以减少树木水分流失,提高存活率。大叶榕的生长速度很快,很快就能形成树荫。”
一名路人看到大叶榕后,高兴地告诉记者:“华屏路三四年前种的大叶榕,现在就形成了茂密的绿荫。希望园林部门能多种一些这样的行道树。”
斗池路还将种130棵大叶榕盛夏补绿,让一些市民担心,新种的行道树会不会因高温死亡。对此,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的种植工作,还是集中在春秋季节,但有不少市民都急切盼望绿荫,所以他们选择了一些合适的路段,夏天补绿。“我们会选择在夏天比较容易存活的树种,比如榕树、樟树等。大叶榕很适应福州的夏天,耐得住高温。”该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已完成改造的斗池路东段,也将补种130多棵大叶榕,预计将在一周内完成,目前工人正在修整树池,补种的大叶榕,胸径也将达到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