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中新 人民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军事审判法”修改后,台检察机关将重启调查林毅夫案,台湾军方也称会将林毅夫案移送司法机关,这引发外界对林毅夫是否可返台的解读。台“监委”认为林毅夫案追溯时效应该从1979年算起,现在已超过20年时效。不过,有“立委”表示,应视林毅夫为“连续犯”。
案件5个月后移交
台湾当局13日正式刊登公报公布“军事审判法”修正条文,15日起实施。未来台湾现役军人在太平时期触犯“陆海空军刑法”,都由一般司法机关处理。
台军方人士表示,林毅夫案将在“军事审判法”修正案公布5个月后,移送检方。林毅夫是否为“连续犯”,由检察机关认定。
台法务部门12日指出,林毅夫案将在收到案件、研究相关内容后,依法侦办,至于负责侦办林案的检察机关,届时将一并决定。
目前有两派看法
服役时任军法预备军官的国民党“立委”纪国栋说,对林毅夫案,目前有两派看法,一派主张应持续追诉时效;一派主张已过追诉时效,最好请“司法院大法官”解释。不过,“大法官”只能解决法律问题,若“大法官”认定已过追诉时效,顾及军方及部分民众感情,当局还是有权拒绝林毅夫入境。
国民党“立委”林郁方12
日说,应尊重防务部门先前看法,视林毅夫为“连续犯”。民进党“立委”蔡煌琅说,军检管辖权移送检方,应一体适用、依法行政。国民党“立委”吕学樟13日指出,“军审法”转移到民间司法的部分并没有包含“叛逃”。
检察机关再调查
台“监委”叶耀鹏、赵昌平2009年曾向台防务部门提出,林毅夫涉犯罪行,法定追诉时效为20年,目前已过期。另外,台防务部门军法司2002年研处意见也主张不追诉。但台防务部门“高等军事法院”检察署却以“连续犯”侦办。
叶耀鹏指出,虽然林毅夫案他已提过纠正案,但法规有所变更,他会再次启动调查。他认为,所谓林毅夫是叛逃连续犯的说法,有点牵强,完全是政治手法。追溯时效应该从林毅夫离开金门那时算起,台防务部门则认为时效仍在持续中,“完全是伤害人权的做法”。他说,“监委”原则上不干涉司法,但保障人权是“监察院”的天职,若有一线曙光,不会放弃为民众伸冤。
□背景
从金门游到大陆林毅夫澄清当时未抱篮球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1952年10月生于台湾宜兰。他1979年在金门任马山连连长时,游泳到大陆,后改名为林毅夫,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台防务部门目前仍认定林毅夫为通缉中的“敌前叛逃罪犯”。
据说,林毅夫失踪的那天晚上,金门全岛鸡犬不宁,所有驻军出动,连夜展开全岛水陆两域地毯式搜索。一直传说,林毅夫是抱着两只篮球游过海峡的。这个传说,在2008年3月7日的林毅夫夫妇的新闻发布会上,被证实是谣言。陈云英(林毅夫妻子)在发布会上透露,林毅夫是个游泳健将,至今仍可以连续游2000米。“没有人能抱着篮球游过台湾海峡,不信你抱抱看!”林毅夫这时插进来说,“尤其是两个篮球。”
□声音
林毅夫希望早点回台湾
为无法回台奔丧潸然泪下
林毅夫近些年多次表示,“乡愁像乡音一样永远改不了,希望早点回台湾”。
国台办也曾多次表示,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希望台湾方面能够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同意林毅夫夫妇回乡探亲或扫墓、祭祖。
1996年,林毅夫的母亲不幸亡故。初闻噩耗,林毅夫失声痛哭,泪流满面。林毅夫因台湾当局的阻挠而未能回台湾奔丧,此事成了林毅夫的终生遗憾。
2002年5月,林毅夫的父亲林火树在宜兰老家溘然长逝。当时,林毅夫应邀出席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一项国际经济学术研讨会,面对记者的镜头,他潸然泪下。悲痛之余,林毅夫向台湾当局提出赴台祭父的申请,却始终未能成行。
当台湾记者2008年3月再次问及这个问题时,林毅夫神色凝重,语速明显放慢,“这其实是我一直想回避的问题……”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因为……这是我很难面对的问题……清明节快到了,确实有这个愿望,希望我能作为一个台湾子弟回到台湾,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