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盛钟
本报讯 上海有沪语报站,广东有粤语报站……如今,不少地方的公交车都实行普通话和当地方言“双语报站”,保护了乡音,也满足了当地群众特别是老年乘客的需求。今后,这样的贴心服务,也有望在莆田实现了。昨日,记者从莆田公交公司了解到,莆仙方言报站试点线路正筹备中。
听不懂普通话老人坐错站
市民黄先生说,他的母亲今年68岁,没上过学,只会说莆田话,普通话一点也听不懂。去年,他把母亲接到市区住,由她接送女儿上学及买菜,每天都要坐公交车。“刚来那阵,她非常不习惯,好几次都坐错站。”黄先生说,以前公交车是人工售票,每次到站,售票员都会用莆田话报站,改为无人售票后,全用普通话报站,那些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稍不留神就会坐错站。
近日,在莆田当地论坛上,不少网友发帖建议公交车报站要加莆田话。网友“sainu”发帖称,他在广东呆了快7年,去过国内很多城市,大多数有方言的城市公交都是地方话及普通话双播音。
记者了解到,我省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一带,公交车很早就实行普通话和闽南语“双语”报站了,这得到了当地市民的支持。省外一些城市,诸如广州、深圳、上海等的公交车也都是“双语”报站。
站点间距短有碍双语报站
据莆田市公交公司生产经营科负责人林先生介绍,目前市区共有25条公交线路,除了2条线路配有乘务员外,其他的都实行无人售票。现在他们公司有很大一部分司机和乘务员都来自外地,他们不懂莆田方言,在与一些乘客特别是老年人的沟通中确实存在沟通障碍。
市公交公司经理郑永忠说,之前他们考虑过在公交车的语音报站中推广莆田话报站,但由于莆田城区一些公交站点设置不规范,有的站点与站点间的距离非常短,如果实行双语报站的话,可能导致这一站没报完,下一站又马上到了的问题。“不过,市民的建议不是没道理,我们将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线路作试点,推广双语报站。”郑永忠透露,公交公司已着手落实双语报站试点线路的准备工作。
□声音
有人叫好有人反对
“增加方言报站是一项便民措施,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 ——市民林女士
“方言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莆仙戏就是用莆田话唱的。没了载体,怎么传承?”——莆田作家郑国贤
“用方言报站意义不大,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单独乘坐的频率不高。方言报站会让外来人员觉得时刻被提醒自己是外地人。”——市民小刘
□相关链接
莆田话又称莆仙方言、莆仙话、兴化方言等。莆田话出现于西汉、东晋南北朝时,在隋唐形成,来源以隋唐中原正统语言为主体。莆田话受福州省城话和泉州话双重影响。莆田话和台湾话超过一半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