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驻台记者 杨永敏
本报讯 在昨日开幕的2013年台湾国际旅游展上,“观光工厂游”成为一大亮点。去年,台湾观光工厂参访人次突破千万,观光产值破20亿元(新台币,下同)。台湾“经济部”认为,“观光工厂游”让企业从制造业延伸向观光服务业,促进传统行业的企业转型。
老厂转型做观光收入增三成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工厂就是铁门高墙,枯燥流水线,着装一致的工人。而走进台湾的观光工厂,游客可以看到产品制作的全过程,甚至可以DIY(自己动手做)一把。游客不仅来参观、购物,也深入了解工厂,对于企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品牌推广机会。例如,在宜兰藏酒观光工厂内,游客可欣赏该厂的酒文化。
台湾彰化缎带王织带工厂,是一个老工厂,主要做各式各样的包装袋。近年来,台湾市场相对有限,国际竞争又激烈,工厂增加产值比较难。后来,工厂经过“经济部”的辅导,转型做了观光工厂馆,收入比原来增加了三成。
观光工厂超百家去年收入超20亿
据了解,台湾目前正在辅导、完成认证的观光工厂有142家,其中110家已经通过认证。去年全台观光工厂参访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今年预计会突破1200万人次,去年观光产值突破20亿元,今年力争突破25亿元。
据“经济部”介绍,观光工厂产业涵盖了衣食住行乐多方面。企业除了自己进行观光工厂改造,也可以申请“观光工厂”辅导。工厂向“经济部”递交申请,“经济部”筛选后,会请观光、行销、工业设计、景观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到工厂考察,进行诊断、提建议。辅导费用全部由当局支付,目前“经济部”已经累计投入超过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