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2版:民生/街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森林深处有人家
发钱还送勉励牌匾
今天下午 婚姻专家坐诊968111
缝补十八年 养儿上大学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8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丈夫去世时孩子不满一岁,残疾妈妈含辛茹苦
缝补十八年 养儿上大学

 

N栏目主持 高敏 实习生 毛翊君

福州台江福德社区里有株百年大榕树,榕树下住着依萍姐(化名)母子,十八年来两人相依为命。1996年,儿子出生不满一周,依萍姐的丈夫就患病去世。右脚残疾的依萍姐,靠做缝补活计,今年将儿子送进大学。

母子俩的家,只有十几平方米,在贴地一楼,摆放着一张床、一个衣橱、老款电视和旧桌椅。依萍姐说,这个地方是上世纪80年代砖混结构的预制板房,现在早已成了危房。

在屋外的榕树下,依萍姐摆了台缝纫机,挂上“修改服装 换拉链”的牌子,靠给小院的邻居们做缝补为生。儿子从小体弱多病,依萍姐带着他四处看病。“小时候是慢性胃炎,初中时眼压高,怕他得青光眼。”年轻时,依萍姐从未在意自己腿脚不方便。如今,她原本无恙的左脚膝盖出现增生。每月200元的微薄收入和政府700元的补助,基本都花在了医药费上。

儿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考上大学,依萍姐很惊喜。“他自己本来喜欢计算机,可觉得这个专业读出来,怕不好找工作。”最终,儿子选了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土木系。

如今,母子俩为学费犯起难。“现在我们在考虑贷款。之前历届社区的工作人员为我申请计生贫困母亲扶助金、肢残补助金等。今年得知孩子考上大学,又为我们争取了金秋助学金。”依萍姐的泪水里含着欣慰,“儿子也很懂事,暑假已经在考虑大学每年的计划和将来如何养家。”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