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何旌 实习生 徐秋媛
他从未经过升学考试,高中、大学一路保送,如今已是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直博研二的学生。由于数学与信息学成绩突出,他在高二结束时即被清华大学预录取,入学后又被选拔进入清华计算机实验班。他就是福州一中2008届毕业生——余林韵。
小余在福州出生并长大,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从小就注重培养他思维能力的好爸爸。近日,记者特别采访了这位爸爸——福建省教育考试院余剑锋,了解他的教子心得。
把孩子的兴趣变为爱好
小学时,小余迷上了计算机游戏,余爸爸一直寻找机会改变儿子的“迷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余快要小学毕业时,余爸爸很巧地认识了儿子同班同学的妈妈——福州一中的陈颖老师(一位信息学奥赛的金牌教练,特级教师),她答应余爸爸,给小余报了计算机奥赛培训班。
“你不是喜欢玩计算机吗?那就去学学吧……”在爸爸的“诱惑”下,小余加入了这个当时有300人参与的计算机奥赛培训班。
“后来这个班有很多学生学不下去,但小余却乐在其中……”余爸爸说,他当时发现,学不下去的学生家长,往往都是抱着功利的心态让孩子报班的——他们想让孩子通过奥赛走捷径,“而我的目的很简单,只希望孩子通过学习编程学会细心、耐心。”没有任何压力的培养,反而让儿子在计算机领域飞速进步。
扑克牌游戏让他爱上数学
小余爱钻研数学,高一时就把高二、高三的数学自学完了,到了高三,他开始学习大学数学。别人解题求的是答案,小余则用心地研究每道数学题的命题目的——这道数学题考查的是什么能力?老师的命题立意是什么?然后才是解题。
上小学时,老师在教数学四则运算时,曾要求家长每天出30道类似的数学题给孩子作答,余爸爸认为这样的模式有些枯燥,在和数学老师沟通后,小余“免掉”了每天的30道题,由爸爸独辟蹊径地带他玩扑克牌“24点”——把任意四张牌的数字,用加减乘除连起来,还可用括号,结果能是24就可以了。
这样的游戏,不仅促进了父子亲情,也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四张牌有时有多种解法,让孩子学会了“一题多解”,为孩子以后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奠定了基础。
这个游戏让小余把乘法口诀牢记在心,还让小余一度着迷,每天都进行心算、口算。此后,小余数学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余爸爸适时地给他买了《趣味数学》,小余一头“栽进”了数学的世界。
引导孩子掌握学科特点
初中时,余爸爸已经看不懂儿子来问他的几何数学题了,但他并不会因此放弃对孩子的帮助。他告诉孩子,“几何题有个特点,‘一条辅助线就是一个定理’,你若答题无解,兴许是你的定理用错了。”小余参照了爸爸的方法,在解题的过程中深刻掌握了几何的学习规律。
余爸爸十分注重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学历史时,他告诉小余,历史最重要的就是“因果链”,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把事件的因果链串起来就是历史。
在爸爸的引导下,小余学这些科目都游刃有余。
“教会孩子学习方法,能让孩子在学习上不走弯路,懂得质疑和创新”,余爸爸说,学习能力就是分析、归纳、总结、推理的能力。
□活动预告
本周末与余爸爸聊家教
开学了,许多家长为孩子的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犯愁。余爸爸不仅对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几招,还对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好品德、爱好体育等方面有话说。
怎样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教会孩子学习方法?本周日上午,本报特邀余爸爸来到“海都家长会”与热心家长们见面。在现场,余爸爸将分享他的教子心得。
时间:9月7日(周六)15:30—17:30
地点:福州华林路84号海峡都市报社2楼会议室
报名:拨打968111(讲座免费,限80人,报满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