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三尺讲台,言传身教,他们目送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扬帆起航,自己却从
青丝站成白发。又一年教师节临近,如今的学生在沉重的作业和升学压力前,师生感情比往昔淡漠许多,“师恩”二字已也渐渐被遗忘。即日起,本报推出“师恩半世纪”报道,回顾多年以前的深重师恩,回顾纯真的师生情谊。
如果您和您的老师也有一段特别的往事,不妨致电本报热线968111告诉我们,为您的老师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N栏目主持 吕蕴岚 黄启鹏
当已百岁的老师林洲杰走时,69岁的陈建树送了他最后一程,哭得很伤心。林洲杰是陈建树的小学老师,在失去联系半个多世纪后,2008年才找到,此后,陈建树时常约上同学看望老师。
1951年,陈建树6岁,进入文藻小学(现在的达明小学)读书,林老师当时是少先队辅导员。林老师命运多舛,考上上海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因家贫辍学。1935年,他就近考入福建学院大学部。1950年,林老师通过招考,分配到文藻小学。去年2月去世,享年103岁。
空袭时,老师最后进壕沟
上世纪50年代,福州常遭空袭。只要防空警报一响,师生们立即到操场上的壕沟躲避。林老师主动承担了组织学生避险的任务。他总是等学生都进入壕沟后,才最后一个进入。年幼的陈建树在壕沟里很害怕,林老师总是安慰他。
因白天空袭频繁,学校改为每天下午4点到晚上9点上课。晚上放学后,林老师和其他老师一起,一一将学生送回家。陈建树就在林老师护送的那一路。林老师提着灯笼一路提醒孩子,他的身影在黑暗中给孩子们莫大的安全感。
百岁时,还能叫出学生名字
林老师虽然生活拮据,但常为学生垫学费。陈建树清晰地记得,当时有位女同学丢了学费,急得大哭,林老师为她垫了学费;还有,有位男同学家境困难,原想辍学,林老师上门劝说家长,还多次跑教育部门,为他争取减免学费,让他继续学业。
1956年,陈建树小学毕业,与老师失去联系,他深深怀念林老师。2008年,陈建树抱着一丝希望到教育部门查询,惊喜的是,林老师还在世,就住在鼓楼区。
见面时,近百岁的林老师仍能喊出陈建树和几位同学的名字,让几位古稀之年的“小学生”感动得直想流泪。
感谢福州徐女士提供线索,奖励线索费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