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3版:民生/街巷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福州的中秋节
福州有群走游族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福州的中秋节

传统的福州礼饼
老福州鲤鱼形状的月饼,寓意美好
 

N栏目主持 吕蕴岚 高敏黄 启鹏

明天就是中秋节,拜月摆塔吃饼,是老福州的传统中秋习俗。但这些传统习俗,大都淡出了福州人的生活。除了前几天向大家介绍的“摆塔”,老福州人在中秋节还做些啥呢?

老习俗:中秋鲤鱼饼孩子挂胸前

如今,月饼的种类繁多,不过80岁的福州依伯陈友荣却有些遗憾,因为小时候街头巷尾都能看到的“鲤鱼饼”如今不好买了。陈依伯说,福州旧俗,每年中秋,长辈特别是外公、外婆要给外孙、外孙女送鲤鱼饼,并将饼用红绳挂在孩子胸前,取“鲤鱼跃龙门”的吉庆寓意。

陈依伯说,老福州的鲤鱼饼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做包点,在上面画两条鲤鱼,还有一种是用糖、面粉和水等材料,用模具做成两条鲤鱼头尾依偎在一起的圆形月饼,约巴掌大,里面也有馅,和其他月饼一样。中秋这天,孩子们挂着鲤鱼饼一块玩耍,饿了就吃饼,好玩又实用。在上世纪30到40年代,居民们大都生活贫困,买不起鲤鱼饼,就有人用木头雕刻出鲤鱼饼的形状,涂上颜色,给孩子们挂上。遗憾的是,这个有趣的民俗消失几十年了,现在福州人基本不做鲤鱼饼了,市面上也很难买到。

陈依伯说,从前福州中秋还有拇指大小的月饼,做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大人们拿来给孩子做启蒙的“教材”。

感谢林先生致电本报报料,奖50元

老食物:喜事和祭祀礼饼少不了

随着中秋节的日益临近,关于月饼的口水仗愈演愈烈。而福州的传统中秋食物礼饼,却有些被人忘却。

福州糕饼老字号美且有的老饼师张依伯说,福州自古就有中秋节拜月摆塔吃饼的习俗,“摆的和吃的,都是传统的礼饼”。

在张依伯眼里,礼饼因礼而做。除了中秋节外,老福州在喜事和祭祀中都会用到礼饼。譬如给长辈做寿,长辈辈分越高,送的饼就越大。

做了几十年饼的张依伯描述了福州礼饼的制作,除了皮薄之外,最关键的就是用冬瓜条、腌肉、葱花、花生、芝麻等混合而成的饼馅。这其中,最富有特色的就是饼中的小肉块,都是专门腌制的肥膘,吃起来像冬瓜条一样脆。

老童谣:刀子还月亮,耳朵还给我

明天就是中秋佳节了,从外地来福州上大学的大三学生刘康元听到一首与月亮有关的福州童谣,里面提到一句“刀子还给您,耳朵还给我”,觉得十分有趣。他致电本报热线,希望主持人能帮忙答疑。

主持人请教了《福州方言字典》编写者、福州民俗研究爱好者王可铨依伯。王依伯当即向主持人唱起这首老福州耳熟能详的古老童谣,“月是大,奴是细,拜您一百零八拜,刀囝还给您,耳囝掏还奴。”其中,“奴”是孩子的自称,“细”指“年纪小、辈分小”,“一百零八拜”是虚数,意为许多拜,“刀囝”和“耳囝”是方言,即刀子和耳朵。整首童谣意为“月是大,我是小,我向您拜许多拜,我把刀子还给您,您把耳朵还给我”。

在福州有种说法,孩子们不能用手去指月亮,否则夜里会被月奶“割去耳朵”。王依伯说,月亮明亮皎洁,高高在上,这种说法的原因之一应该是大人教育孩子要有敬畏之心,也要讲礼仪,不能用手对月亮指指点点;也有一种说法,因为过去孩子不太讲卫生,耳朵后堆积污垢导致发炎,大人便说是被月奶割了耳朵。在中秋之夜,福州人要在庭院或者天井里设香案,摆上月饼和时令水果,妇女带着儿童拜月,教儿童唱这首童谣,祈求月奶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