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海都全媒体/网聚
3上一版  下一版4
 
母乳喝不完 自制香皂上网卖
那些年,爸妈撒过的“谎”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些年,爸妈撒过的“谎”
“在屋里打伞会长不高”,“不乖的孩子会被大灰狼吃掉”,“你是爸妈在垃圾堆里捡的”……这些“谎言”,你的爸妈说过吗?
 

N海都网记者 卫元青

海都网讯 “小时候,爸妈常骗我说,吃完饭马上躺在床上,背会与床长在一起。很长时间,我都信以为真……”近日,网友“@苗苗”发了一篇回忆儿时生活的帖子,引起众多网友共鸣。“在屋里打伞会长不高”、“不乖的孩子会被大灰狼吃掉”……小时候,为了让淘气的孩子“就范”,父母们不得不绞尽脑汁,编造很多无奈的“谎话”,去哄骗孩子。不少网友感叹,我们是被骗大的一代。

“谎言”让孩子远离坏习惯?

“不乖的孩子会被大灰狼吃掉”、“经常说谎会掉牙齿”、“在屋里打伞会长不高”……小时候,你一定听过类似的说法,其实,它们只是父母为哄你听话编造的“谎言”。在父母眼里,这些“谎言”是制服孩子的法宝,有的还成了父母们的口头禅。

有网友说,长大后,渐渐认识到,父母的一些说法是“谎言”,但还是不敢触犯。网友“@羞涩兔子牙”就是其中一位,她至今不敢盯着得了红眼病的人的双眼,生怕会被传染。

“有些谎言能让孩子远离坏习惯。”初为人母的网友“@人妖”说,小时候,父母“撒谎”哄她,如今自己有了小孩,她也学会了编“谎言”,吓唬孩子,矫正孩子的坏习惯,比如“口水沾到脸上会长麻子”,是为了教育小孩不要乱吐口水;“边吃东西边写作业,会把字吃掉”,是为了教育孩子写作业时要专心。“@人妖”认为,父母适当“撒谎”,有时简单有效,能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

专家恐吓教育不妥应真实引导

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到底能否用“谎言”应对呢?

在厦门一家幼儿园任教的林老师认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尽量少“撒谎”,一些“善意的谎言”也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比如很多孩子会问“我是如何出生的”,有些家长会说“是从垃圾堆里捡的”,孩子信以为真,很可能变得自卑、敏感。林老师说,恐吓教育往往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从长期发展看,家长还是应该学会给孩子讲道理。

此外,还有一些教育专家指出,父母编造的一些“谎言”,存在很多常识性错误,传递错误的常识,会对孩子产生误导。专家提醒,长期用一些“谎言”哄骗、恐吓孩子,迫使孩子服从,很可能让孩子缺少安全感。家长应采取更真实、更客观的方式引导孩子,建立互信、融洽的亲子关系。

我们曾经听过的 “谎言”

1.在房间里面撑伞,会长不高。

2.睡觉前不能吃东西,不然半夜会有老鼠咬你的嘴。

3.剪掉的指甲要包好,不然被老鼠偷走,会变成另外一个你。

4.不乖的孩子会被大灰狼吃掉。

5.有人得了红眼病,不能盯着他的双眼看,会被传染。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