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天下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上帝粒子”预言者获奖
外媒:中国“卫星抓卫星”试验成功
寻找上帝粒子 相当于大海捞针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10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上帝粒子 相当于大海捞针
找到它才能解释“物质为什么有质量”
 

N本报记者 李薇

本报讯 随着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希格斯玻色子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这个被称为“上帝粒子”的粒子,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如此难以被发现?昨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理论物理的郑仕标教授。

去年才被发现

郑教授介绍,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了一种新粒子,很可能就是希格斯玻色子;今年3月,该中心进一步确认,去年7月宣布发现的新粒子,就是“上帝粒子”。

在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中,总共有62种基本粒子,其中的61种,在1995年之前就已经被发现,唯独“上帝粒子”一直跟世人“躲猫猫”。这究竟是为什么?郑教授说,一是因为这种粒子的质量特别大,要将其撞击出来,需要很高的能量;二是因为其非常稀少,从理论上说,每撞击一万多亿次,才会出现一个“上帝粒子”。所以,要想找到希格斯玻色子,“相当于是大海捞针”。

解开质量之谜

郑教授说,希格斯玻色子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它能够解释物质为什么会有质量,而有了质量,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千世界。“通过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场产生了惯性,进而形成了质量。”通俗地说,真空中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场就像一池蜜糖,当没有质量的基本粒子通过时,就像裹上了一层蜜糖,获得了质量。粒子有了质量,才能构筑起大千世界。如果没有质量,世界也就不存在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证明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是对的。

其实,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前,“上帝粒子”的呼声就非常高,但最终结果让不少预测者大跌眼镜。究其原因,郑教授认为,一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上帝粒子”时已是去年7月,此时去年诺贝尔奖的提名已经结束了;二是当时的实验结果尚需进一步确认。

据介绍,发现“上帝粒子”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耗资上百亿美元,集合了多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其中也包括我国的科学家。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是一种将质子加速对撞的高能物理设备。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