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杨阳
本报讯 查询完国庆黄金周期间的话费单后,福州的韩先生发现,自己使用的手机流量比预计的要高出不少。而其国庆期间查询时,套餐还显示流量没用完,而昨天才知道流量早已超出套餐,要支付数百元流量费。对此,运营商方面表示,是查询系统在长假期间有延迟,用户查询到的并非实际用量。
以为套餐没用完岂料欠费两百元
国庆期间,韩先生去外地旅游,出发前韩先生特地办了个150M的流量包。一路上拍了不少美景,通过微信、微博等应用与朋友分享,再加上日常看看新闻、下载软件等等,基本都是通过使用手机的3G流量。
因为担心流量超标,韩先生每晚都通过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查询当天的流量使用情况并且截图。昨日,记者看到韩先生提供的截图,在本月3日,韩先生用了10M多,到5日,使用量也不到100M。等到6日回到福州后,韩先生基本都在使用Wifi,因此觉得流量套餐已经足够用了。
但是,韩先生昨天却得到运营商的消息称,手机已经欠费200元左右,通过查询,这200元基本都是由手机流量产生的。
查询的流量记录并非当天的明明看到流量没超过套餐量,为什么突然要收200元左右的流量费呢?韩先生查询了话费清单,清单显示,本月2日,韩先生的网络费使用量就已经超过了150M,之后都是使用套餐外的流量。
那么,为什么韩先生在5日查询的时候,流量使用量还没超过套餐呢?对此,运营商方面表示,一般情况下,手机使用的流量都是实时记录的,而国庆长假,网上营业厅的系统中部分流量记录时间延迟,因此导致韩先生查询到的使用量是一两天之前的使用量,而在网上营业厅的使用说明中明确提示,查询结果仅供参考,并非实际用量。
对此,韩先生表示不解,如果不能实时提供数据,还不如不要提供这项服务,如果所有记录都要“休假”一两天才能显示,那等于是“忽悠”用户多花钱。运营商方面表示,今后将加快升级网上营业厅的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