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5版:文体
3上一版  下一版4
 
译林出版社将引进门罗七部作品
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 获诺贝尔文学奖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10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 获诺贝尔文学奖
执著写短篇,被称为“当代契诃夫”
爱丽丝·门罗(资料图)
 

N本报综合

本报讯 北京时间昨晚7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

很多人把门罗与写美国南方生活的福克纳和奥康纳相比,而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甚至将门罗称为“当代契诃夫”,在很多欧美媒体的评论中,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当代最伟大小说家”的称号。

被评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北京时间昨晚7时,宣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皮特·英格朗,面带微笑走进大厅,当英格朗当众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门罗时,现场响起了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将爱丽丝·门罗评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在4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门罗始终执著地写短篇小说,并以此屡获大奖。

产量并不大

门罗1931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温格姆镇,少女时代即开始写小说,同时上大学,课余做女招待、烟叶采摘工和图书馆员。年仅20岁的她便以大二女生之身,嫁给詹姆斯·门罗,为此退学,此后连生四女,但二女儿出生后不到一天,便不幸夭折。

门罗的小说产量并不大,至目前共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

此外,可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她。1968年,37岁的门罗才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并一炮打红,得到了她的第一座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此时,她已是三个女儿的母亲。她的创作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孩子的呼噜声中完成的。

1972年,门罗夫妇离婚。四年后,爱丽丝再嫁杰拉德·弗雷林,他以她收到的第一封书迷来信展开追求之旅,并同意新妻保留前夫的姓氏。50岁之后,这个女人才真正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活,她爆发出惊人的创作力。不过她写的都是她30岁到50岁期间历史背景中发生的故事。1978年,她的另一部小说集《你以为你是谁?》再给她捧来一座总督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她每隔四年都要出一部短篇小说集,开始享有世界级的名誉。

一直写女人故事

门罗总是将目光流连于平凡女性的生活,大部分作品都是写女人的故事,从自己和母亲身上寻找灵感,精确地记录她们从少女到人妻与人母,再度过中年与老年的历程。早期创作中,是一些刚刚进入家庭生活的女孩子,为爱情、性、背叛、孩子等苦恼;到后期,则是在中年危机和琐碎生活中挣扎的女性。美国女作家、普利策奖得主简·斯迈利曾这样称赞门罗的作品,“既精妙又准确,几近完美”。

她不相信爱,在门罗看来,在一个冰冷的世界上,女性每次挣脱命运的努力,都只会增加她们的伤痕,真正驱动她们行为的,并不是爱,而是爱之前的迷茫、荒唐、性、冲动和幻想。

曾访问过中国

门罗的小说并不特别重视情节,更多的是利用时空转换,将记忆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这也表达了她想表达的观点:看世界,或许有新的角度,文学就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世界。她曾经在一篇散文中介绍读小说的方式:“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进里面,待一小会儿,这边走走,那边转转,观察房间和走廊间的关联,然后再望向窗外,看看从这个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据悉,上世纪80年代,门罗曾访问过中国。

主要作品:

1968年:《快乐影子舞》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

1973年:《我青年时期的朋友》

1973年:《少女和女人的生活》

1978年:《你以为你是谁?》第二次获得总督文学奖

1986年:《爱的进程》第三次获得总督奖

1994年:《公开的秘密》1996年:《一个善良女子的爱》

2001年:《恨、友谊、追求、爱、婚姻》

2004年:《逃离》获吉勒文学奖

2006年:《石城远望》

2009年:《逃离》再获布克文学奖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