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欧阳进权
本报讯 3个多月前,原料金价一度跌破1200美元,跌到了采金成本线。根据高赛尔金银研究中心提供给本报的数据,黄金2013年的开采成本价在1100至1200美元/盎司。当时福州百货千足金首饰报价为325元/克(不含加工费)。昨日记者发现,福州百货千足金首饰报价是326元/克(不含加工费),与3个多月前相比,每克只多了1元。而昨天国际原料金价为1270多美元/盎司,与采金成本还有一段距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福州一家珠宝商负责人说,首饰比原料跌得快,与价格战有关。
据介绍,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黄金首饰,带动其他珠宝,甚至其他百货商品的销售,百货和珠宝商今年下半年屡屡压低金价。
据介绍,今年最低价出现在“十一”期间,当时福州百货不少专柜推出了“每克立减20”促销活动,优惠后不含加工费报价只有319元,每克比昨日还低7元。珠宝专卖店当时含加工费价格则为290多元。福州东街口一名珠宝老板称,除非原料价格继续下跌,否则国庆那样的价格战可能会减少。
据了解,针对国庆期间的恶性价格战,福建宝协已开会研究,今后会员金店对外不能只报金价(裸金价格)不报工费(相当于穿上衣服),否则将以价格欺诈追责。省物价局和省宝协已作出决定,从下个月开始,在福建宝协设立珠宝首饰价格争议处理中心,重点惩治价格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