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陈文浩 关铭荣 毛朝青 见习记者 陈恭璋 文/图
关注理由
对于冒黑烟的“乌贼车”,海都报一直穷追猛打。福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积极与本报联动,加大查处力度,在市区范
围内严查“乌贼车”。此外,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下简称市环保监察支队),也将与本报联合,曝光“乌贼车”。
昨日,市环保监察支队联合晋安区交巡警大队,在鼓山下院专抓“乌贼车”。执法人员随机抽查了3辆车,就有2辆小货车尾气不达标。环保人员表示,在福州,占汽车总量不到一成的“黄标车”(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却排放了一半甚至以上的污染物,因此,榕市区将扩大无绿标限行范围。
此外,本报另一路记者,昨蹲守东三环化工路连接处,短短两个小时,就抓到10辆“乌贼车”。
□部门行动
执法人员上路专查“乌贼车”
昨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了鼓山下院附近路段。
上午9时许,交巡警拦下一辆车牌为闽ADB787的轻型厢式货车。环保人员将仪器插到货车的排气管内,检测到这辆车的“不通光烟度”平均值为4.34,根据规定,“不通光烟度”的平均值超过3,即可判定为超标。车主谭姓男子还一脸委屈,称“车子已经保养”。可执法人员一问,才知道车子最近一次保养,竟是在十个月前。
另一辆车牌为闽A3X316的厢式货车,“不通光烟度”平均值为6,超标更严重。环保部门对这两名车主下发了机动车排放超标限期治理书。
黄标车污染数倍于绿标车
昨日路检的地点,与前几次有些不同,选择在了鼓山下院的三环路附近。执法人员介绍,三环路附近,有较多黄标车出入。据称,市区出没的“乌贼车”,有很大一部分是黄标车。据环保部统计,黄标车造成的大气污染,占汽车尾气污染总量的50%以上,1辆黄标车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7辆国II、14辆国III或28辆国Ⅳ车辆的污染物排放量。
昨日,记者仔细梳理了本报今年曝光的上百辆“乌贼车”,发现过半出现在仓山区或三环路附近。环保人员介绍,近期,福州市区无绿标限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许多黄标车将进不了市区,因而会相对集中在三环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