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伟强 文/图
本报讯 在莆田后黄村有一口四门井,水清且甘甜,至今约有200年历史,如今不仅古井保存较好,是莆田为数不多的四眼井之一,且与古井有关的民俗活动也沿袭至今。虽然村民已喝上自来水,但村民对古井的敬意仍然不减当年。昨日,村中负责古井民俗活动的耄耋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古井的故事。
每年封井三天放炮后才能开用
后黄村80岁老人黄淑媛,参与负责古井民俗活动已有半个多世纪。她告诉记者,清朝时期,后黄村久旱,村中饮水困难,见状,当时村中四大家族共同出资修井,后期维护管理费用也由四大家族提供,因此设置四个井口,并命名为“四门井”,以表示对四大家族的感谢。
黄淑媛20岁成家后,便开始跟随村中一68岁的老人,参与负责四门井的保护与民俗活动。黄淑媛说,这口古井约有200年历史。按照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每年除夕至初二三天,四门井须用红纸或者红布遮盖,大年初三早晨由她和村中其他长者主持开井仪式,用酒水在井附近供奉,放鞭炮后移开红布、红纸,随后便可打水。
如今,村民对四门井的敬意不减当年,每当家中小孩要出门玩耍时,家长都会交代一句“不要到四门井附近玩耍,要懂得爱护四门井”。
写上“四门井”就能找到收信人
“后黄村部不一定人人知道,但说后黄四门井,肯定人尽皆知,在南洋的人也都喝过四门井水。”黄淑媛介绍,四门井可谓中外闻名,是后黄村的标志性物体,由于当时并没有门牌号,因此在南洋经商的亲人朋友写信都写后黄四门井,邮递员找到四门井后,很快就能找到收信人。
关于四门井,还有另外一个习俗。村民娶亲次日,新娘子必须挑担到四门井打水回家,由新娘子挑回家的井水,不仅可以保佑家人平安,小孩喝了还会更加聪明。
黄淑媛说,每年,村民都会自发组织清洗四门井,同时村民也会自发将四门井水送到环保部门检验,每次结果都是合格,水质胜过村中其他二三十口井。因为井水质量好,豆腐作坊均喜欢取用四门井水,这样做出来的豆腐会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