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8版:消费/财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基金交易省钱有窍门
涉及卡号、密码的信息要当心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10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骗钱手法千变万化,但有规律可循,理财师提醒
涉及卡号、密码的信息要当心

 

N本报记者刘龙海

一些简单的骗术轻易将人迷惑,而且这种事如今在社会上还在不断地重演。

目前社会上和银行账户有关的骗术看似五花八门,实际上有规律可循。骗子们的基本手法是:编造一个理由引你入套,然后设法让你将钱从你自己的账户中转入其账户。

各类骗钱把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明眼人一看就懂的骗术,却让受害者轻易就栽了?本周我们将为你揭开骗钱术貌似神秘的面纱。

案例回放被指“账户不安全”老人听信谎言险转账

现在老林可以轻松对付那些诈骗短信,此前,他并不能如此地淡定。老林的这一转变,缘于此前不久的一次经历。

“柜台又没人,为什么要去ATM机转账。”前不久,老林来到福州鼓楼区一家银行网点,边走边打电话,说话时情绪很激动。银行的保安看到了这一幕,主动走上前问他是否要转账,不料他不但置之不理,还很生气地说“不要你

管”,说完,老林到网点窗口办理取现业务。

“等对方提供账号之后再做无卡续存。”老林对银行柜员说。柜员提醒他,可办理转账。“你还听不懂我的意思吗?我是让你把钱取出来,不是要给我现金,先放着,等电话通知,再告诉你账号,做无卡续存。”老林很激动地说。

银行工作人员从老林口中得知,他并不认识收款人,而且收款人还让他要保密资

金不安全的事。种种迹象表明,老人家遇上骗子了。对于银行员工的善意提醒,老林完全不予理睬,坚称对方不可能是骗子,还称他已经按照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做了核实。

见苦口婆心的提醒起不到效果,银行工作人员只好引导老林拨通110和民警沟通。随后,在闻讯赶来的民警的开导下,老林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真是遇上骗子了。

原来,老林在当天收到一条短信,该短信称他账户里的资金不安全,短信内容还显示,该信息是“北京警方”发来的。看到这条短信,老林吓了一大跳,如果账户资金不安全,那要赶紧想办法解决了。但他转念一想,感觉这个事情很蹊跷,怎么自己的账户突然就不安全了?为了弄个究竟,他拨通了短信里提供的联系方式。电话拨通后,他就一步步地往骗子设的圈套走。

案例分析卡号、密码等信息不要泄露给陌生人

老林遇到的短信诈骗,是电信诈骗的一种形式。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和网络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

人给不法分子转账的违法行为。

“骗子编造的理由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让你高兴的事,比如QQ中奖、网络游戏中奖等中奖信息,一类是让你担心害怕的事情,如小孩出事、账户安全、

电话欠费等。”一家国有银行福建省分行的理财师林先生说。

林先生提醒,凡是涉及银行卡号、密码等方面的信息,大家要留心,不要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卡号、密码等重要

信息不要泄露给陌生人。

另外,理财师提醒,虚构子女绑架、受伤住院等情景,让家长速汇钱,是开学期间骗子常用的骗术,广大家长要注意核实和分辨,不要上当。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