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江方方 孔瑜
本报讯 天气渐凉,不少“骑手”为挡风,在驾驶电动自行车时,喜欢将衣服“反着穿”,福州的李女士就是“反穿族”中的一员。昨天,李女士为了躲避一辆小车摔倒,因为没能及时抽出手,连人带车倒地,脸部擦伤。
记者走访发现,福州路面上“反穿族”不少,而这类人群以女性居多。
民警提醒,“反穿衣”骑车,等于自绑双手,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易造成严重后果。
骑手避车侧倒抽不出手
昨天早上,住在省直屏西住宅小区的李女士骑电动车上班。因为早上温度比较低,李女士出发前,“反穿”了一件黑色夹克。早上7点半,李女士骑着电动车刚出小区大门,在屏西路,为了躲避一辆迎面而来的黑色小轿车,李女士向右边急打了方向,并紧急刹车。意外在这时发生了,电动车的手把突然失控,李女士连人带车向右侧倒。当时路上骑车人和行人比较多,李女士先是倒在一辆路过的电动车上,差点带倒对方,好在对方摇摆一会后,没有摔倒。
而李女士没有及时掏出手,撑住地板,连人带车侧倒在地,右面脸部擦伤,倒在地的李女士半天才抽出在衣袖里的手。随后,附近指挥交通的协警和行人把李女士扶了起来。
□记者调查
天气渐冷街面不少“反穿族”
昨天早上上班高峰期,记者在鼓楼区铜盘路路口、华林路路口看到,“反穿族”俨然成为深秋街头的一道特殊“风景”。有反穿大衣的,有反穿羽绒服的,更有甚者,头盔、口罩、围巾、帽子全副武装。
省直屏西住宅小区的居民林先生认为,骑电动车时速度快,风就比较大,将外套“反着穿”,衣服就没了缝隙,这样冷风灌入衣服的概率大大降低了,“所以骑车的人都爱这么穿”。
“是有点紧,但开慢点就没事了。”在西湖宾馆,一名准备把车停进停车场的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年她都是这么过来的,从没遇到危险。
昨天,记者也尝试了一次“反穿衣”骑电动车,将一件衬衫“反穿”在身上后骑电动车前行,“反穿衣”对迎面吹过来的冷风的确能起到阻拦的作用,在操作中没有不适的感觉。但遇到转弯时,明显能感觉到手臂活动有些许阻碍感,难操作,稍有不慎,车子就会失控侧翻。
□相关链接
●《扬州晚报》报道:2012年10月16日,江苏高邮市一“反穿衣”的女子骑车摔倒不幸丢了性命。
●嘉兴在线新闻网报道:2012年11月2日,在嘉兴秀洲区某厂上班的陈女士,“反穿”衣服骑电动车。没想到,这件“反穿”的衣服随风在车身周围飘来飘去,一下缠到了车轮里,从而导致车子失控,引发了事故。
□警方提醒
等于自绑双手
昨天,“福建警方”官方微博发出微博提醒,“反穿衣”骑车,等于自绑双手冒险。
警方分析认为,在骑车人突然摔倒时,出于本能,双臂会向前方或两边扩张伸出,支撑着地面以保护身体。但驾驶电动车时“反穿”衣服,且衣服又比较厚实,双臂伸展舒张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将导致其自身处置不力或处置动作不到位,不能够及时完成支撑身体保护头部等动作,特别是电动车的速度较快时,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警方呼吁,驾驶电动自行车时千万不要将衣服“反穿”,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会影响及时有效的自我保护,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