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暮偏蒙恩礼绝,侧身墙翣重嘘欷。
——陈宝琛《大行隆裕皇太后哀辞》
N土豆
宣统五年正月二十三日(1913年2月28日),袁世凯带领在京的民国文武官员到太和殿祭奠隆裕太后。溥仪悄悄告诉我,他这时才知道,前年冬天趴在御座前又是磕头又是哭诉的那个矮胖老头,原来就是袁世凯。我告诉皇上,那是袁世凯在演戏,目的是逼太后同意退位,当时,退位诏书早就由从前的状元、现在的江苏临时议会议长张謇拟好了,只等盖上传国玉玺。
1.隆裕气死了
隆裕太后是正月十七日崩于长春宫太极殿的,死于水肿病,准确地说,她是气死的。
正月初十太后45岁生日,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奉袁世凯之命入宫贺寿,梁士诒做过大清的铁路总局局长、邮传部大臣,此时手持的国书上却写着“大中华民国总统谨致书大清隆裕皇太后陛下,愿太后万寿无疆”。随后,全体国务院高官也在总理赵秉钧率领下入宫贺寿,行的是一国使臣面见另一国元首的礼仪。这一切让太后心里很不好受,偏偏此时溥仪问太后:怎么民国的人这么多似曾相识啊?原来,所有这些入宫贺寿的官员中,除了一位是当年没有功名的贡生,所以没做过大清的官之外,其他人无一不是曾经拿过大清俸禄的大臣。经此一问,太后不禁悲从中来,本来就生着的病突然加剧,终于腹部肿胀而死。临死前,太后将在京的亲王贝勒以及毓庆宫的师傅们叫到床前,指着溥仪对大家说:“皇帝还小,你们不要为难他。”
隆裕太后于我,有知遇之恩。自从中法战争那年以荐人失察的罪名贬官回家闲居后,屡有大臣向朝廷奏请调我入京,慈禧太后一律不予采用,包括张之洞调任军机大臣后第一件事就是建议起用我,也被慈禧太后一口拒绝。慈禧一死,隆裕太后即调我入京并官复原职,不久又转任帝师。
2.慈禧是个狠角色
隆裕是慈禧的亲侄女,年轻时虽然不漂亮,但也不能说难看,中年以后大龅牙越来越突出,是因为抽鸦片造成的。
慈禧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妹妹婉贞是醇亲王奕譞嫡福晋,光绪生母,婉贞和慈禧完全不像亲姐妹,婉贞谨遵礼仪,从不逾规,据说同治皇帝死后不久,慈禧请婉贞进宫看戏,婉贞闭上眼睛坚决不看,意思是皇上刚去世,而且死的还是你的亲儿子、我的亲外甥,于情于礼都不合适。婉贞一生拜佛,夏天不进花园,说是怕踩死蚂蚁。大弟照祥是个大烟鬼,很早就去世了,留下个叫德善的儿子。小弟桂祥即隆裕的父亲,也是个大烟鬼,生有三个女儿,除了隆裕,另两个也嫁给了亲王或贝勒。除此之外,慈禧还有一个庶出的弟弟佛六。
慈禧是个对人对己都无比狠的女人,就算是安德海、李莲英这样宠爱的太监,也是经常挨打,满头伤痕,被她下令活活打死的太监就有一百多人。慈禧自己也是个大烟鬼,去世那年下令全国禁食鸦片,自己带头不抽,有人说,慈禧的死一半是因为戒烟引发恶疾,可是即使病入膏肓,亲王大臣跪求她抽几口鸦片缓解病情,也坚决拒绝。另一方面,她的三个弟弟虽然贵为国戚,生活过得却并不好,王公大臣请她给自己小弟换个发财的差事,都被慈禧严词拒绝。私下里慈禧还是会自掏腰包予以接济,大人每月给四两银子,小孩每月给二两银子。慈禧这样做,可以理解为是遵守清朝祖制防止外戚干政,依我看是因为她清楚弟弟们的斤两,免得授以权力反而被别人利用,坏了自己的名声。
桂祥仅有一次被“重用”是甲午战争时统领神机营去东北见世面,但并非真的上前线,慈禧对领兵大臣说,你知道我这弟弟是个不懂军事的人,如果犯事了一定要秉公办事,甚至杀了他也没关系。只是谁敢处分这个太后的亲弟弟、皇上的亲舅舅兼岳父?所以,桂祥只是躲到了慈禧看不到的地方抽大烟去了而已。算起来还是袁世凯对桂祥比较照顾(当然是别有用心),前两年派了个无事还来钱的闲职,没多久承恩公府翻新扩建,可惜去年春节北京兵变时被人一把火烧光,七十多岁的桂祥吓得跑到仆人的家躲难。
3.同治皇后绝食而死
慈禧管不住的可能只有自己的亲儿子同治了。同治的皇后是状元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崇绮是清朝唯一一个旗人状元,所以阿鲁特皇后也算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同治喜欢她,慈禧却忌妒她,是典型的中国式婆媳关系。慈禧一面限制他们俩同房,一面又责怪皇后没有留住同治的心,以致同治每天下朝后就去嫖妓,最终染上了性病。有一次同治想留皇后侍寝,皇后说:万一被阿妈知道了,不好!恰好被慈禧在门外听到了,立即叫人扒了皇后的衣服鞭打,同治跪下来求情也没用,皇后被打急了,叫道:请太后开恩,我也是从大清门进来的人,不要让我太难堪了!可怜正是这句话踩到了慈禧的痛处。按清朝规矩,只有册立为皇后,轿子才有资格从大清门进宫,其他妃嫔只能走神武门。慈禧当年只是懿妃,大清门是她心中永远的痛。阿鲁特氏在同治死后绝食而亡,朝廷对外宣称皇后是殉节而死,实际上是慈禧暗示崇绮,阿鲁特氏必须死,而且不能自杀,因为服毒之类的死法娘家人也要被处死。
因此,慈禧早就有心让自己的亲侄女静芬(隆裕)完成自己的心愿,不巧的是,光绪结婚大典的前些天,皇宫发生火灾,大清门化为灰烬,慈禧下令连夜赶工搭了个临时性的大清门,还好,前来朝贺的大臣们居然没有发现大清门是假的。
4.隆裕被嚣张的珍妃欺负
从前,慈禧见不得同治和皇后好,如今却巴望皇后尽早延续叶赫那拉家的血脉。可惜,虽然隆裕的声音很动听,光绪最初还喜欢和她说说话,后来因为怀疑隆裕向慈禧告密,干脆懒得见到她了。当初选秀女时,光绪本来是想娶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漂亮女儿,可是当他正要将如意(代表册立为皇后)递给德馨的长女时,慈禧在身后一声断喝,吓得他赶紧将如意交给了表姐静芬,而荣寿固伦公主(恭亲王之女)也早已将两个荷包(意为册立为妃子)给了后来的瑾妃和珍妃。瑾妃和珍妃其实也不是光绪中意的,长相很一般。
外界传说是因为隆裕背后告黑状导致珍妃被处死,其实是珍妃咎由自取。因为连年战争赔款,后宫的经费有限,隆裕管理后宫时,每年都亏空严重,入不敷出。而皇家的脸面在,对亲王勋戚以及宫里下人的封赏一分也不能少,光绪和慈禧的用度一分也不能少,但到了年终报账给慈禧看的时候却必须做成有盈余,以免老佛爷发怒。因此,除了让宫女自己做针线活省点采办费,最窘迫的时候,甚至拿龙袍去典当换钱。后来因为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太后皇上逃到了西安避难,以前的旧账被一把火烧光了,是否亏空从此没人查问。然而,珍妃仗着光绪的宠幸,不仅乱花钱,私穿龙袍,让手下太监在外面开照相馆,更嚣张的是,还与自己的哥哥串通起来卖官,哥哥在外面收钱,她在光绪面前吹枕头风,后来东窗事发,与此相关的太监就处死了四十多人。她哥潜逃到上海办报纸,利用媒体为珍妃喊冤。珍妃得罪隆裕的事,肯定有不少,隆裕也肯定有向慈禧告过状,但无非是讨来一顿慈禧的怒骂,觉得这个侄女太没用了。据说有一次福州将军出缺,隆裕想让自己父亲桂祥去,不敢跟太后说,也不敢跟光绪说,就求珍妃去跟光绪说说看。没想到,珍妃很鄙视地说:“谁去说不都一样?”两人从此结下了梁子。
5.隆裕的钱被谁骗了
光绪和慈禧先后去世,慈禧去世前让溥仪同时过继给同治和光绪两个人,继承皇位,醇亲王载沣当摄政王。隆裕的地位当时还没宣布,很担心自己会像阿鲁特氏那样必须殉节而死,悄悄问大臣,得知自己被立为太后,才舒了一口气。因为当时有传言要立咸丰帝大儿子奕纬的孙子溥纶为皇帝。其实奕纬早死,没留下子嗣,溥纶的父亲是远亲过继给奕纬延续香火的,血统不正,早已被排除了。
20年皇后终于熬成了至高无上的太后,隆裕不仅当家做主人,还继承了慈禧的遗产:四百万两白银,三十六万两黄金。后来,除了二百万两银子被太监骗去盖了座烂尾楼,剩下的全部被袁世凯骗去了。隆裕本来想留下十四万两黄金自用,没想到袁世凯知道这笔钱,而且分毫不差地知道得一清二楚,因为宫里的总管太监小德张早就被袁世凯收买了。
本来,隆裕只管宫里的事,国家大事由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负责,可是,王公大臣们不是昏庸无能,就是被袁世凯收买了,比如庆亲王奕劻,连王府门房都成了收费站,各级官员想找庆亲王办事,不给门童一个大红包连大门都进不去,袁世凯投其所好,逢年过节就有五万、十万两银子的大礼包进贡。奕劻本来是咸丰这一支的远亲,按理不应给予大权,可是慈禧偏偏信任他,还让他取代了能办事的亲皇叔恭亲王。袁世凯能复出,一是形势所逼,二是庆亲王的极力举荐。民国成立后,亲王里面日子过得最舒服的就是庆亲王,仅汇丰银行就有两百万两白银的存款。
6.残存的大清怎样“被消失”
袁世凯出任总理大臣后,以摄政王载沣、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皇族内阁全部退出权力中枢,清廷被袁世凯玩弄于股掌之中,先是骗走了慈禧的私房钱,后来又不断强调南方革命党太厉害了,清军肯定打不过(客观上也确实是清朝气数已尽),一步步逼隆裕答应退位。从没见过皇宫外世界的隆裕想,每年民国给皇家四百万两银子作为生活费,够花了;皇帝称号不变,待遇不变,唯一变的是不用理那些烦心的天下大事,看上去真是很划算的一笔交易。但是,隆裕开了两次御前会议,没有一个人同意清帝退位,也没有一个人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因为除了隆裕,其他人都明白其中的责任。第三次开会时(1911年1月19日),只有隆裕的妹夫、辅国公载泽说可以派冯国璋统兵。隆裕说:“胜了固然好,要是败了,连优待条件都没有,岂不是要亡国么?”又说,“就是打仗,也只有冯国璋一人,怎么可能打得过他们?”言下之意,只有答应退位一条路了。这次会后第八天,坚持以武力对抗革命党的宗社党首领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从此也没人敢出来坚持反对皇帝退位了。但是,等到退位诏书颁布后,各位亲王们都不愿承担责任了,全部把责任推给了隆裕,他们说,我们不公开反对退位,不等于同意退位,是你太后把大清送给袁世凯了。
皇帝不退位,清廷有继续打下去的本钱吗?同室操戈之时,俄国就策划了外蒙古独立,日本和英国也是盘算着如何从中国割块肉。
隆裕太后去世后,民国政府和国内外报纸都称她为“女中尧舜”,并且派参议院议长吴景濂亲自带人来布置灵堂,可谓备至哀荣。然而,我听说,在中国历史上,此前被誉为“女中尧舜”的仅有北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辅佐三代皇帝,成就了一个对文人最宽容的盛世,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一大批文化巨子灿若群星。与其相比,隆裕太后实在太过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