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网记者 翁海霞
海都网讯 金秋时节,正是橘子成熟季。近日,网上流传着“橘皮引爆气球”的说法,据说只要吃橘子时溅出一点汁液到气球上,气球会瞬间爆炸。“这是真的吗?那孩子吃橘子时玩气球岂不是很危险?”不少孩子的家长很担心。
所售气球多为“三无”产品
昨天,记者在福州一小学周边小店,买到了橡胶类的单色气球。记者在购买时发现,这些气球多是“三无”产品,没有产品名称、生产地址、材质、使用说明或注意事项等,几乎谈不上包装。消费者可以单买,也可以批发,一般每个就一两毛钱。
随后,记者把一个橡胶材质的气球吹好,用力捏橘子皮,使其汁液喷溅到气球上,气球很快“嘭”的一声爆炸了。记者捡起残破的气球,发现爆破点正是被橘汁喷洒到的位置,碎片被炸飞老远。此外,记者发现,除了橘子皮,橙子皮、柠檬皮都能使气球爆炸,“战斗力”更强劲。
别让孩子吃橘子时玩气球
“橘子等柑橘类水果的表皮含有酸、油脂等物质,可能是其中的某类物质改变了气球局部表面的张力从而导致受力不均,引起了爆炸。”福建省内一中学化学老师建议家长,最好不要让孩子在吃柑橘类水果时玩气球,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南京农业大学中药专业导师吴健接受现代快报采访时表示,让气球爆炸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橘子皮里面含黄酮、萜(音tiē,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多为有香味的液体)类等,这些烃类成分偏油性,喷溅到气球上,将气球的橡胶溶解掉了。“但我认为另一种原因的可能性更大,不是溶解,而是气球局部表面的张力改变而导致受力不均,从而爆炸。”吴健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