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李伟强 文/图
本报讯 记者昨从瑞云祖庙管委会获悉,莆仙戏的圣地——供奉“戏神”田公元帅雷海青的瑞云祖庙原地翻建已开工,预计明年6月份完工。届时,管委会将发动民间莆仙戏组织,利用新建的祖庙,再次唱响。
按原风格翻建
瑞云祖庙旧址位于莆田古城北门外辰门兜头亭,是全国戏曲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极具影响力的祖庙,祖庙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传说因唐朝宫廷乐官雷海青在与叛臣的殊死搏斗中壮烈捐躯,忠魂显现在彩云中而得名。
由于莆田中心城区扩张等因素,瑞云祖庙逐渐沦为低洼地带,每逢雨天,祖庙周围总会积水。现场建筑技术总负责郑先生介绍,祖庙将原址翻建,新地基将高出现有的水泥路面,且设置有现代排水设施。建成后,祖庙将不再逢雨必淹。
瑞云祖庙管委会董事长夏永元介绍,瑞云祖庙尚未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对象,但祖庙内却有很多明朝的文物。据了解,祖庙的六对石柱以及两个石鼓等物,被认为是明洪武年间流传下来的文物,石柱上的对联是明朝字迹,石鼓上的花草、鸟兽十分古朴与精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郑先生告诉记者,为了真实地展现祖庙原有的建筑风格,祖庙拆下后的很多雕刻和对联等都被很好地保存下来,新建时将原原本本地复制下来。
将重组祖庙献演
在祖庙的正对面,有座“祖庙大舞台”。相传“戏神”雷海青在唐开元廿七年(739年)带领皇家梨园子弟来莆,便在这里做首场演出。此后,百姓常在此演莆仙戏,民间各地戏班凡排演新剧,均来祖庙“开棚”献演。
此外,一些编排新戏的作家专程来到祖庙,祖庙提供厨房和房间,戏剧作家们常常住在庙里,互相探讨创作新的戏目,此例相沿成习,数百年延续不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惯例才渐渐衰颓。近些年,城市改造后,祖庙周边村民全部迁走,祖庙逐渐被冷落。
郑先生告诉记者,如今祖庙附近的安置房大多建设完成,几千村民将全部回迁,到时瑞云祖庙将组织民间开展莆仙戏活动,找回当初曾经繁荣的“祖庙大舞台”,更好地传播莆仙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