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5版:慢读/闲逛
3上一版  下一版4
 
□展出
冯巍:《精神的还乡》明起在省美术馆展出
十月之朝
□讲座
吕山川:《作为景观的“社会风景”》即将在京展出
□音乐会王宇凡独唱音乐会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月之朝

 

N本报记者 郭大路

一转眼,农历九月就见底了。过了明天九月廿九,后天即是十月初一:过新年了!

——你一定瞪大了眼纠正说:写错了吧!

嗯,错不错,要看年代的,按《史记·封禅书》记载,秦“以冬十月为年首”。这个风俗,汉初还在沿袭,直到汉武帝手里才改了过来,改历是在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所以正月初一过大年这种事,咱们也才做了两千来次。

恐怕也不单是秦朝才开始这样过新年的,更早的《诗经·豳风·七月》里也写过这样的句子:“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嗟我妇子,曰为改岁”,说十月了,天冷了,蟋蟀都躲到床底下了,老婆啊孩子们啊,咱们这就过年了啊。

十月初一“改岁”的那天,古人们第一顿要吃“黍臛”,有人解释说,臛是肉羹,黍臛就是杂有黍米的肉羹。大过年的,这得有多寒酸啊。所以我更愿意相信《诗经》里描述十月初一过年的场景:“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是得这样,备了好多酒大家喝个够,杀了肥羊一块儿吃肉,大家伙儿一起到家族的庙堂里,举着酒杯,互相祝福“长命百岁啊平平安安”,如果有春晚,就唱“祝福你啊永远的中国”。这大概才是万寿无疆的本意。

这十月年改了以后,原来的节俗就零散了。唐朝留下“十月一,送寒衣”,是应对天冷换季的节俗;宋朝变成了“朝廷赐衣”,另有“士庶上坟祭扫,如同寒食”,这大概是过年祭祖的遗风;元朝把活人之间送衣服这块给免了,光剩下扫墓,那时叫“扫黄叶”;到了明清,十月初一成了和清明、中元并列的悼亡节,变成了给亡人送寒衣——就是上坟,给新鬼烧白纸衣,给旧鬼烧彩纸衣,纸衣上要写清楚名字,免得送到阴间“搞错鬼”,乱穿一通。

至于“黍臛”,我翻了翻咱们福建的方志记录,只找到《建宁府志》有这么一条:“十月朔,谓之十月朝,是日为豆米糍,以祀先,然后交相馈遗”,还有就是辗转看到的《南粤志》:“十月一日,闽中皆作米糍及京饨,以祀先祖,盖告冬之义也。”

但闽地十月未寒,“冬之义”不那么强烈,要往北一点,比如杭州,那就有“开炉节”——宋代杭州皇宫里,这天开始搬出炉子生火取暖,然后趁机大吃一顿。至于福州,十月一日小阳春,天气正好,鼓屏路边的城隍庙的城隍爷爷,从前这一天,是一定要出巡的,于是就能有个热闹的庙会,卖一切孩子玩具:小木偶、小泥偶、小铜钹、小皮鼓……那是当年福州孩子的儿童节。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