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伦敦是一座一流城市,可惜被一个二流国家所拖累。”伦敦人开玩笑说。随着伦敦经济遥遥领先于英国其他地区,这个玩笑多少有些道理。不少学者和政治家更大胆呼吁:让伦敦独立!这于它或英国其他城市,或许都是一种解脱。
假如没有伦敦,英国最初得吃点儿苦。“第一天就比原来穷200亿英镑。”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特拉弗斯说。长远而论,英国其他城市终将摆脱伦敦的阴影,找到自己的发展模式。比如,大型工业城市伯明翰距离伦敦不到200公里,很可能成为英国的新首都。
渴望“单飞”
伦敦发展亟须国际化人才,却苦于英国签证政策无法招募英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因此请求议会,给予伦敦市政厅签发“杰出人才”签证的特权,吸引世界一流人才来此创业。鲍里斯还请求,让伦敦享有更多税收和财政自主权,自主征收市政税、印花税、商业地产税和房产增值税等。
目前,伦敦四分之三的收入来自中央政府拨款,只能收取数量有限的市政税。与之相比,东京和纽约的自主权大得多,能够收取房产、销售和收入等多种税。
鲍里斯的老对手、前任市长肯·利文斯顿则更激进,认为伦敦有必要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如果不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城市国家,伦敦就会错失良机。”他说。
妨碍发展?
人们以为,首都好似发电站,能带动全国发展。然而,伦敦的经济推动作用仅限于其外环公路M25以内。更糟的是,由于伦敦的存在,英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每况愈下。
“伦敦越强大,吸走的政策、资金、优先权和资源越多。”伯明翰市议会负责人休斯说。以拟建的HS2高速铁路为例,这条铁路将连接伦敦、伯明翰和曼彻斯特,惠及众多英国北部城市。然而,总以伦敦优先的政治家却表示反对。他们称,与其斥巨资修建这样一条高铁,不如给伦敦希思罗机场添加第三条跑道。
□数字
2007年至2011年期间,伦敦的经济增长接近12.5%,在英国经济中所占比重从20.7%升至21.9%。伦敦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达3000亿英镑,与瑞典相当,超过丹麦和比利时,若独立堪称世界第七大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