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教育/焦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看“怪人”听掌故 小记者重返老福州
假如地球明天灭亡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怪人”听掌故 小记者重返老福州
第四期海都小记者活动启动,“虾油味”浓浓的活动课、幽默生动的作文课一齐登场
小记者参观台江博物馆时认真做笔记
吴志诚老师的作文课上,小记者们积极发言
老榕树下,民俗专家方炳桂爷爷给小记者们讲故事
 

N本报记者 何旌 李建芳 关铭荣 包华 文/图

(特别感谢福州台江博物馆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本报讯走进台江民俗馆仿古式建筑,观看形态各异的工艺品土人仔,掂量老福州各式民俗生活用品……11月2日上午,海都第四期小记者首站来到台江博物馆,开启了本报与台江博物馆共同推出的“行走上下杭,认识老福州”系列活动的首场——识“台江四怪”,看“福州三刀”。

活动中,小记者们不仅在古老的民俗实物、文物与相关图片中“重回”老福州,还在民俗专家方炳桂动人的故事中,“陶醉”于福州从前简单美好的小光景。

在参观台江博物馆时,如何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又如何将其加工成一篇读者爱看的文章?当天下午,第四期海都小记者第一堂作文课开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福州教育学院四附小吴志诚老师,给小记者们带来了一堂幽默、生动的作文课。

活动课博物馆里了解福州历史文化

隔着玻璃橱窗看了又看,还认真记下每个“怪人”的名字……当天,民俗馆里惟妙惟肖的“台江四怪”土人仔,吸引了许多小记者的目光。“台江街头四怪”、“达官俤买饼”、“贻顺哥烛蒂”,台江博物馆讲解员告诉大家,这些土人仔蕴含着许多好玩的本地民间传说,而这些传说里的人物性格,也都是老福州的历史缩影。

民俗馆里陈列着许多陶瓷、铜币、墓石构件等文物,斑驳的器皿让孩子们惊叹历史长河中时光的飞逝。

听完讲解,小记者们知道,原来台江区辖地的福州市工商联和台江区龙岭小学,曾先后发现古代墓葬。福州市考古队于2003年从两处墓葬中挖掘出的七十余件唐、五代文物移交台江区博物馆收藏,其中就有他们当日所见的壶、罐、斗、盆、盘、杯、碗、钵、灯具、香薰等器具。

在琉球馆,小记者们了解了福州自东汉以来对外交流的历史。讲解员告诉大家,琉球馆也称福州对外关系友好史馆,原名柔远驿,含有怀柔远方来客之意。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为接待琉球国等朝贡宾客和与琉球贸易的场所。当年设有进贡厂,馆舍规模宽敞,故民间称之为“琉球馆”。而日本空海和尚、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中国郑和以及福清隐元禅师对中琉友好都有着很大的贡献。

老榕树下听方爷爷讲过去的故事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没得过,小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此去何时返?”结合讲解员的解说,方炳桂“方爷爷”在民俗馆内,为大家唱起这首福州老民谣来,好听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让所有小记者赞叹不已。

“这首歌有一千多年了,应该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民间歌谣。”方爷爷还拿起民俗馆里的火笼等老福州的民俗器物,告诉孩子们,这些在现代城市中几乎消失了的物品,曾经有什么样的用途。

他还特别提到了福州旧时的连接船“疍家人”,“‘疍家人’长年累月地漂浮于江面上,以捕鱼为生,如同鸡蛋漂浮于盐水之上,在旧社会,由于官府的欺压和社会的歧视,疍民们不敢上岸,生老病死、婚丧喜事等一切生活都在船上进行。”借这一话题,方爷爷告诉孩子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参观完民俗馆,方爷爷还特意坐到民俗馆门前的一棵老榕树下,给大家讲了个南公园的故事。台江民俗馆位于福州南公园内,而南公园明朝时原是贵族的“绘春园”,明亡后被清廷没收。清靖南王耿继茂从广州称藩福州后,将其辟为别墅,后称“耿王庄”。其后耿继茂之子耿精忠袭职仍用其名。耿精忠反清失败去世后,一直称为“南公园”。因此公园里许多地方都还有文物遗址。

“方爷爷今年85岁了,爷爷特别希望小娃娃们能加入到弘扬福州文化的行列中来,爱护文物,让福州的传统文化一代代流传下去。”方爷爷对小记者们说。

作文课学会收集信息文章成功了一半

老师“随意”地挑几名学生上来,你能猜出来为什么选中了他们?——原来他们都是单眼皮!通过这个热身小游戏,吴老师告诉小记者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细微处。

“城市里经常有收废品的人,我非常佩服他们。你们猜我为什么?”吴老师向孩子们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小记者们有的回答,“因为他们经常能发现别人认为是废品而实际上价值连城的东西”,有的回答“他们天天坚持收破烂,精神可嘉”,有的说“他们会对废品进行分类”。

吴老师非常赞许孩子们的回答,他说,我们平时收集信息时,就要向这些收废品的人学习,要做到有眼光、有目的、有条理地收集。注意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你的文章才能与众不同;而带着目的的收集,才能使收集的信息符合写作的要求。

同时,收集信息时,除了眼睛看,还可以听、摸、尝等各种方式去全方位地了解一个事物。

吴老师认为,只有收集到足够多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帮助一篇文章下笔如有神。

写福州民俗文章可加点“虾油味”

逛台江博物馆、民俗馆、琉球馆……这样一次带着浓浓历史味的活动课,如何写出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吴老师送给孩子们三句话:加一加、变一变、想一想。

“加一加”是加什么呢?吴老师启发孩子们,既然是逛福州民俗,就得给文章加点福州特色,让文章充满“虾油味”。比如,给文章加一点民俗谚语,“江口仔织土布,嘴边讲梭边过”(指清初江口村妇女织土布时与人讲话也不停机);或是向读者们介绍“三刀四怪”是哪“三刀”哪“四怪”,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肯定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而“变一变”就是让文章有详有略。半天的活动课,可能见识到了非常多的人和物,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重点突出自己最想展示给读者看的内容。

“想一想”是吴老师教给孩子写作的另一剂“良方”。比如,一名游客在参观了景德镇瓷器后,这样写道,“我好像透过玻璃橱窗闻到了朵朵花香,让我如痴如醉,仿佛我就在一片牡丹丛中嬉戏。”小记者们也发现,通过“把自己想进情境里”的方法,使文章多了一些韵味。

□特写

“小记者活动改变女儿很多”

福建师大附小五年级学生李笑扬,是一名海都“老”记者了——她接连参加了海都小记者第三期、第四期的活动。“海都小记者的活动,影响和改变了我女儿很多事。”课后,笑扬妈妈告诉记者,成为海都小记者后,笑扬开始对观察身边事有了很大的热情,会提醒妈妈,放学来接她的时候,记得带相机,如果路上有新闻,她就可以“直击”第一现场。

海都小记者的身份,也让笑扬更有“古道热肠”。有一次,有志愿者在小区里组织捐旧衣活动,笑扬激动地带上海都小记者证准备去采访。没想到,捐衣现场冷冷清清,她看了“心里不是滋味”,就邀了小区里几名好朋友,挨家挨户地向邻居们宣传这个捐旧衣活动。

笑扬的习作在本报刊登过两次,这大大激励了她的写作热情。她和妈妈说,以后她想当作家、想当记者……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