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天下/国际
3上一版  下一版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首次迎来“中国掌门”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3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首次迎来“中国掌门”
从“难得一见”到“身影频现”执掌国际组织的中国人素描
五日,郝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七届大会上发表就职演说
 

54岁的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当选新一届大会主席

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让世界刮目相看,发展道路得到很多国家认同,世界需要中国参与的呼声也日益提高。”——资深外交官吴建民

出任国际组织高级职务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对国际体系的参与,还有助于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增加中国的话语权。——复旦大学教授苏长和

N新华 综合

5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上,54岁的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郝平当选为新一届大会主席,任期两年。这是该组织历史上中国代表首次获选大会主席。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郝平表示,中国代表获选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是“该组织的广大会员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承担应尽责任的充分肯定”。

郝平当选后在发言中强调,教科文组织应在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他说,“中国自古就有大同世界的梦想,希望在担任主席期间与教科文组织各位同事共同为消除贫困,促进文明间对话和推进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努力。”

郝平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09年起任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

现状 在国际组织中 中国籍职员还是少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日趋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上国际组织高官的角逐场。然而,抛开与自身纵向对比取得的进展,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中国人就任国际组织高官的人数及比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国籍职员在国际组织中普遍存在代表性不足及职位偏低的现象。

比如,截至2013年6月30日,供职联合国秘书处的非语言类中国籍专业人员共74名,低于联合国开列的116人至157人的恰当幅度,被列为任职人数偏低国家。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逸舟认为,中国人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高级职务的还是相对少,这直接导致我们的话语权不够,而这与我国目前的综合国力不符。

从“难得一见”到“身影频现” 执掌国际组织的中国人素描

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中国重返世界舞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03年

曾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担任法律顾问的史久镛当选国际法院院长;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当选国际展览局主席。

2004年

中国人跻身世界气象组织和万国邮政联盟核心决策圈。

2006年

来自香港的陈冯富珍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的赵厚麟当选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

2009年

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2011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2013年

6月,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当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8月,中国驻世贸组织大使易小准获任世贸组织副总干事;9月,鞍钢总经理张晓刚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

8月,徐浩良被任命为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这位以实习生身份进入联合国工作的中国人,在经过19年历练后升任现职,也是目前非中国政府委派的在联合国任职的最高级别中国籍官员。

□点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成立于1946年,目前拥有195个会员和8个准会员,是联合国在国际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成员最多的专门机构,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教科文组织设有大会主席、执行局主席和总干事三大核心领导。

中国是教科文组织创始国之一,自1972年恢复在教科文组织的活动以来,一直当选为执行局委员。2005年10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章新胜当选为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2010年4月,中国候选人唐虔被任命为教科文组织负责教育事务的助理总干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