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何旌
许多人初见方晓敏,都觉得她那嘶哑疲惫的声音,与其秀丽活力的面容不相吻合。而熟稔的人又都明白,声音不给力,源自她有个与学生难舍难分的“教育魂”,10多年来,因为一种教师的职业病——声带小结,方晓敏的喉咙已经开刀4次,医生几次劝她不要再当老师了,否则很可能要失声,但她还是无悔地选择这份自己挚爱的职业。
如今,作为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简称一附小)副校长、福建省特级教师,还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方晓敏精力充沛地扯着低沉的嗓子,在校园里、讲台上忙碌。她对学生、亲人们说,“这一辈子,我永远要当老师。”
自幼习“芝隶”因书法结缘教育
方晓敏有个“重要”的背景——她是著名书法家章友芝的外孙女。“外公晚年住仓山‘坦庐’,‘坦庐’花香墨香盈室,当时随外公学习书画的弟子过百。”方晓敏说,她从小就跟着外公学写“芝隶”,也正因为幼时看到外公被众多学生围绕,脸上常洋溢与学生探讨学术的幸福感,长大后要老师的愿望,也悄悄在她的心里扎根。
青年时的方晓敏,也因书法与教育结缘——破格被福州师范院校录取。毕业后,方晓敏如愿来到一附小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外,她仍未放下书法情结,一直义务教孩子们学书法。
“语文是灵魂,书法是根。孩子从小受良好的书法教育,不仅能提高艺术修养,还能培养踏实的学习态度。书法对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近30年来,在一附小,方晓敏始终坚持给学生们传授书法技艺,还引领一批年轻教师练书法、教书法。
不放弃调皮捣乱的孩子
方晓敏回忆,刚入行做教育时,一附小有个二年级学生蛋蛋(化名),在家人的逼迫下参加了她所执教的书法班。蛋蛋练书法有悟性,却极其没定力,课堂上常常捣乱,墨汁四溅。家长知道情况后,就让蛋蛋退出了书法班,但不久,家长又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他又想再次加入。
“当时我觉得,他就是匹害群之马,很想放弃这个孩子。”方晓敏说,几经纠结,最后她还是接受了蛋蛋重回书法班。意想不到的是,训练两年后,蛋蛋显示出极高的书法天赋,先后斩获了两届全国书法大赛金奖。
因为此事,方晓敏收获了受用一生的教育智慧:教育不是一刀切,如果当时放弃了这个调皮捣乱的孩子,后来一定不会再有个书法天才。
“教育要有迂回的智慧,要懂得留有余地。”受到此事的影响,方晓敏也一直视给孩子在校园中提供实践平台为己任,“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找到自己的兴趣,让兴趣影响、伴随他们一生,我相信孩子们能收获他们的幸福。”
“德育不是鸡肋,孩子倚之成材”
在方晓敏的努力下,10多年来,一附小将融合书法、绘画、武术、剪纸等40多个兴趣小组的“欢乐在线”实践活动做得风生水起,学校还成为“全国小学德育实验校”。她还开拓海峡两岸教育合作,打响了一附小的“海峡牌”,一附小举办了海峡两岸青少年族谱大赛、榕台学子共育“同心树”、榕台学子齐聚“三坊七巷”等活动。
相比现在的“丰收”,方晓敏也曾经历纠结的时期:2004年,她评上了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在当时有此职称的名师圈里,她是年纪最小的一个,此后,她担任了一附小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但很多人跟她说,德育这个东西虚泛无味,吃力不讨好,孩子们的思想素质变化很难用指标衡量。
“后来,在萨大庆校长的指点下,我才慢慢领悟,德育关系到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发展,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方晓敏说,她现在十分坚定地认为,德育工作是学生培养的重中之重,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识学问,也难以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