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欧阳进权
本报讯 在榕打工的秦女士到银行存款5万元,听信网点理财人员推荐,把存款变成一份理财型保险。最近她要取出钱,成了“中途退保”,损失3000多元。
秦女士是河南人,今年2月底在仓山南江滨一家银行存款时,听信了网点理财人员的推荐,由于收益更高,买了一份理财型保险。只有小学学历的秦女士说,她当时知道自己买的是一份保险,只是不知道保险和存款有什么区别。
最近秦女士看新闻得知,保险并不是存款,存款本金有保障,保险提前拿回来会有损失。秦女士越想越担心,于是赶到银行,希望把钱拿回来。那份保险提前拿回来,只能拿到4.8万元,但她还是选择了退保。
该银行的工作人员称,根据合同,这份保险是6年期的,要满2年才能保本,也就是说,要等2015年3月后才能保证本金没有损失。
记者获悉,如果当时秦女士办的是普通银行存款,按照一年期存款利率计算,5万元存了9个月,有1100多元利息。
如今办成了保险,并选择中途退保,这笔钱“存”在银行9个月,直接和间接损失达3000多元,相当于她近一个月的工资。
秦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本报新闻热线968111最近接到不少类似报料。他们最关心的是,买完保险想反悔怎么办。
福州一家保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人身保险都有10天的犹豫期,投保后10天内,市民可以随时申请免费退保,很多市民的情况早已超过了犹豫期,因此中途取消保险合同,只能按中途退保处理,只能拿回部分保险费。如果消费者没有急需资金,最好把保险持有到期。
据介绍,消费者维权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年人或文化程度很低的人遇到了保险误导,稀里糊涂买了保险,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全额退款;另一种是市民投保后,觉得保险未必划算,想中途退保,又没有证据证实当时的销售过程存在误导,最终如果要退保,就会有经济损失。
从各家保险公司的条款来看,投保时间越短,退保损失越大,中途退保最多会损失八成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