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5版:文体
3上一版  下一版4
 
潘粤明躲猫猫 董洁离婚案传票无法送达
“难道就因我是李双江儿子?”
“短篇王”:短篇更有力量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短篇王”:短篇更有力量
“作者寻找读者”明日下午3点在福州安民巷八闽书院举行,作家刘庆邦与读者对话
刘庆邦(资料图)
 

N本报记者 宋晖

本报讯 由本报与省文学院、新浪福建茶频道联合举办的“作者寻找读者”明天下午3点将在福州安民巷八闽书院重新启动,本期活动邀请的是有“中国短篇王”之称的作家刘庆邦。刘庆邦曾以短篇小说《鞋》获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老舍文学奖,而据《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更获得过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写转型期农民工

刘庆邦的小说,一半写煤,一半写土。煤矿生活和农村生活,似与我们都市中生活经验距离甚远。

本月初,20本刘庆邦的长篇小说《红煤》由本报免费送出,读过的读者连称过瘾:“一开始并不容易进入故事中,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觉得写的是我们时代的故事”、“有点路遥的味道”……

“关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这一转型期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是刘庆邦对自己写作的定位。刘庆邦说,《红煤》的主人公是我们社会转型期很有代表性的人物。

短篇更有力量

在“长篇崇拜”的当代文坛,有人提出扬“长”避“短”,原因很多:市场不看好短篇;按字数计稿酬;短篇与影视不容易对接;一些文学奖不设短篇奖。而“短篇王”刘庆邦却坚持着写短篇。

门罗凭短篇小说获得诺奖,让人们重新关注起中国的短篇小说,而刘庆邦的感受是:“其一,短篇短小,更接近纯粹文学艺术的本质。其二,短篇攻其一点,对现实有极强穿透力。其三,短篇出手快,能对现实做出快速反应,更有力。”刘庆邦说,“我不喜欢轻飘的东西,我们的历史是沉重的,现实是沉重的,作家的心也应是沉重的。”(活动现场还将送出刘庆邦小说15本)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