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今日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9~11楼 PM2.5浓度最高?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9~11楼 PM2.5浓度最高?
本报记者实验表明,PM2.5浓度与楼层高度无直接关系,但与楼房附近的“微气候”有一定关系,比如,因离污染源较近,1楼PM2.5、PM10浓度相对较高
实验中,记者尽量让仪器放在阳台外,保证采集的都是楼层外的空气。检测显示,大儒世家二层PM2.5值为63
 

N本报记者 陈文浩 林丹 张超晖 文/图

“海都PM2.5播报台”前日开推以来,上百市民拨打968111,称赞本报的报道关注民生。其中不少市民表示,希望了解不同的楼层高度,空气质量是否也不同。市民的担心,很大程度上缘于近期网络的一则传言——“高层建筑的9~11楼是扬灰层,PM2.5的浓度比其他楼层高……”这则传言虽然没有科学依据,却流传甚广。

为此,“海都PM2.5播报台”对不同楼层的PM2.5浓度做了检测。实验证明,楼层高度与PM2.5浓度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与楼房附近的“微气候”有一定关系,比如因为离污染源较近,1楼的PM2.5相对较高。

担心空气污染 市民买房很纠结

前日,福州市民刘女士到仓山看房时,本来看中一套位于10层的房子。但回家后,朋友告诉她,网上有传言,楼房的9~11层是扬灰层,PM2.5浓度比其它楼层高。这让刘女士纠结不已。

与此同时,许多市民看到“海都PM2.5播报台”后致电本报说,常听说“1~3楼的空气会比较脏”“5楼的空气比较好”等,不知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希望“海都PM2.5播报台”能进行实验,为他们买房提供参考。

记者了解到,“楼房9~11层是扬灰层”这个说法,起源于一篇《售楼小姐真情自白》的网文,文中称:“不要以为高层中的9~11楼不错,这些楼层正好是扬灰层,脏空气到这个高度就会停顿。”这种说法虽未提供科学依据,却以“揭秘”的口吻说出,让人真假莫辨。

海都PM2.5播报台 选了三栋楼实验

所谓扬灰,主要就是颗粒物,目前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主要是PM10和PM2.5。针对这种传言与市民的疑惑,昨日,记者携带美国进口的先进的PM2.5检测仪器,先后来到洪甘路附近的大儒世家小区、三环旁的金城花园小区和五四路中心的嘉键大厦,分别对相应楼层的PM10浓度和PM2.5浓度做了检测,形成了以下实验数据(数值单位:微克/立方米)。

□分析

除1楼外,其他楼层的数据差别不大

本次实验选取的楼层,有位于市中心的,有位于三环之外的,也有位于较宁静的小区的。不同的样本,可以使本次实验相对有代表性。

实验中,实验仪器或者放在开放式的阳台上,或者将空气采样口伸出窗外,保证采集的都是楼层外的空气,以免采集到的空气受室内污染物的影响。

检测时,仪器每1秒钟对空气进行取样,各持续一分钟,分别得出该楼层PM10和PM2.5浓度的平均值。

从实验数据看,楼层高度与PM2.5浓度并没有直接关系,同一幢楼不同楼层间,测得的PM10和PM2.5浓度的平均值,除1楼外,并没有明显的差别。9~11层之间的PM10和PM2.5浓度,并没有特别高,未形成所谓的“扬灰层”。而5层的PM10和PM2.5浓度,也没有特别低,不见得空气比较好。

不过,三个样本中,1楼的PM10和PM2.5浓度相对其它楼层要高,这说明空气质量与楼房附近的“微气候”有一定关系。1楼较脏,主要是因为楼层靠近道路,人流和车流较多,空气质量容易受扬尘和尾气等影响。

水平地看三个样本,嘉键大厦虽然位于交通要道,但昨天此处风力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嘉键大厦附近的五四北空气自动监测站,在中午1时测得PM10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这组数据与本报记者在嘉键大厦检测的数据比较接近。

金城花园位于三环之外,空气质量总体不差。至于大儒世家,虽然小区有绿化,但可能是附近常有渣土车出没又因楼层较密,风力不大,使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

一二楼空气较差,主要是距污染源较近

对于楼层高度与PM2.5浓度的关系,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专家赵工程师也认为没有直接关系。赵工表示,一般而言,从地上几米到几十米的近地面,空气不断流动,颗粒物分布比较均匀,PM2.5浓度差别并不大。事实上,PM2.5的分布也有边界,这一边界层的高度,通常在城市的三百米以上,远高于城市楼层。赵工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称:“这就像城市上方有一个大帽子,城市中几乎所有建筑物都被笼罩着,因此讨论楼层高低的意义不大。”

不过,赵工也认为,一般而言,一二层楼的空气有可能会较差,主要是与污染源的距离较近。

有环保专家建议,楼层的空气质量受灰尘密度、周围建筑高度和气流湍流特性等影响,不可能一概而论。居民选择楼层时,应该重点考虑朝向、噪声和采光等客观因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