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天下/海峡
3上一版  下一版4
 
携妈祖入台的树璧和尚找到了
松狮带着腊肠逃家 懂得红灯停绿灯行
北京旅游团游览车阿里山起火 全团游客暂无大碍
马英九:打造超稳定两岸结构
连胜文:父亲首次说尊重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携妈祖入台的树璧和尚找到了
是清康熙年间福建龙纪寺的和尚,证实流传三百多年的妈祖史不虚
朝天宫典藏的雍正年间的树璧和尚泥塑像
云林县北港镇的朝天宫
 

N中新

据台湾媒体日前报道,台湾云林县北港镇朝天宫去年辗转在福建仙游县找到当年带着妈祖赴台的开山住持“树璧和尚”的坟位,同时也找到清光绪三年(1877年)记录的“沙园龙纪寺朝天阁”史籍,详载树璧赴台经过,证实流传三百多年的妈祖史不虚。

树璧家乡在仙游

北港镇的朝天宫是台湾唯一曾由和尚任住持且世袭相承的妈祖庙。依朝天宫史载,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第一代开山祖师树璧和尚,恭迎福建湄州朝天阁圣母渡海赴台,驻驾北港朝天宫正殿,进而发展成今天的朝天宫。

朝天宫董事长蔡咏锝、副董事长蔡辅雄指出,这段口传历史是众多信徒熟知的妈祖经历,但可供佐证的文物不多,只有庙方典藏的雍正年间的树璧和尚泥塑像、莲座与树璧所留的陶钵,被称“镇庙三宝”。

庙方多年一直想找史料,证实有关树璧的传说不假,可惜连史学界也少有资料。去年蔡辅雄得知树璧的家乡可能在仙游县,立即和多名董事到仙游县访查,结果在一个名为沙峰的小村落,找到树璧的故乡。

至今仍奉有神位

经向当地树璧和尚出家的“龙纪寺”探访,找到树璧的坟位及其年籍史料。树璧和尚俗名“严瑞义”,康熙三年(1664年)出生,树璧30岁抵台湾,协助建庙。树璧担任朝天宫开山住持16年,46岁回到故里,并由第二代“能泽”赴台接任住持,法承世袭,延传至今。树璧59岁圆寂,神位奉于龙纪寺。

朝天宫还从龙纪寺获得“沙园龙纪寺朝天阁”史籍,详载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树璧迎朝天阁圣母,从枫港(今莆田市境内)坐船抵台湾笨港(今北港),和台湾口耳相传的妈祖史吻合。

“真是奇缘!”蔡辅雄说,树璧精通医药,在故乡救人无数,被奉为“祖师爷”,村内许多人家、药商至今仍供奉其牌位神像。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