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文娱/星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80岁老外历时40年 译成足本《金瓶梅》
郭敬明新书炫科技
导演谢飞 将拍刘庆邦小说《红煤》
吴佩慈回应恋情生变
福州喜娘微电影《伴房嬷》开机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导演谢飞 将拍刘庆邦小说《红煤》
此前本报送出25本《红煤》给海都读者
刘庆邦福州会读者
 

N本报记者 宋晖 文/图

本报讯 昨日,由本报与省文学院、新浪福建茶频道联合举办的“作者寻找读者”活动在福州安民巷八闽书院举办,有“中国短篇王”之称的作家刘庆邦与读者分享了他的写作心得。活动尾声,他更曝料,他的长篇小说《红煤》已被久未拍片的著名导演谢飞看上,将拍成电影,对此他非常期待。

到了福州就不停喝茶

刘庆邦是第一次来福州,“全国的省会城市我几乎都走遍了,唯独差福州!”

来福州,不可免的一项活动就是喝茶,刘庆邦说,“北方喝茶用海碗大杯,显得有些粗鲁了,少了品茶的悠闲感受。像福州这么泡功夫茶,是绝对不能边写边喝,得留个专门的喝茶时间,喝到微汗那才好。”从一到福州入住酒店,刘庆邦就不停地喝茶,从岩茶、红茶到白茶、铁观音,刘庆邦说,还是喜欢岩茶,因为它厚重!

城镇化进程太快是要付出更大代价

刘庆邦的小说,一半写土地,一半写煤矿生活,有评论家认为,其实他写的是当下的中国,写的是农民的奋斗史。而讲座中他也与读者分享了他对农村城市化的感受:

城镇化是中国不可逆转的趋势,从前城乡是绝对对立的,而今天城镇化的推进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太快了,太急了,准备不够充分,有一些急功近利。在我的家乡河南沈丘农村,很多年轻人都涌到城市里了,造成城市资源的不可承受,老家生态也已不是原来的模样,耕地变成房子,这些新房子往往没住人,土地被挖成深坑,在我们的家乡造了很多小纸厂,那里的水都被污染了,水里不但没有了野生鱼,连水边的苇子也没有了。我觉得心里很难受,我们今天得到的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而对环境破坏的描写,刘庆邦其实在小说《红煤》中有所表现。

谢飞将拍刘庆邦的《红煤》

根据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曾获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但刘庆邦并不太认同电影的改编,因为剧本将他的结尾改了。而在活动尾声刘庆邦曝料称,“小说《红煤》最近被老导演谢飞看中了,要拍成艺术片。”刘庆邦十分看重谢老的这一次改编,“谢老今年71岁了,十多年没拍电影了,我觉得他的改编一定是我想要的,值得期待。”

□花絮

在福州见到了30年未见的老同事

刘庆邦此行另一个收获是遇见了30年未见的老同事。他的老同事叫林明华,也算家出名门,“他的高祖父的兄弟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林纾,回福州之后在福建电视台工作,当年全国收视第一的《银河之星大擂台》《开心100》《记者行动》就是他一手打造的。”

林明华对刘庆邦这位大哥也是赞叹有加,“那时候就知道刘老师文字极好,名头大得很,短篇代表了中国水平,1984年美国学者主编了《世界优秀短篇小说选》,中国只有两篇短篇入选,一篇是刘心武的《班主任》,另一篇就是刘庆邦的《看看谁家有福》。”(今日上午9:30,刘庆邦还将在省图开讲座)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