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周德庆 林丹 文/图
关注理由
昨日上午10时许,福州三环路魁岐隧道附近,一辆满载盐酸的厢式货车失控侧翻。车上三个巨大的塑料罐装着的800公斤盐酸全部泄漏,流满路面。盐酸沿着三环高架桥上的排水管,流向桥下的鼓山镇中下村。
顿时,浓重的白烟和刺鼻的气味笼罩了三环路,侵袭过往的车辆和桥下的村民。盐酸四处乱流,数百米长路面受影响,车辆只能小心翼翼地缓慢通过,造成三环路大堵车。事发后,福州多部门前往现场处置。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二次污染。
记者发现,肇事货车用薄薄的塑料罐装载盐酸,且没有加盖,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完全不符合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现场 白雾笼罩路面 三环堵车严重
上午10点38分,离事故现场还有约500米,三环路福州往马尾方向的车流就只能缓慢向前挪动,堵情严重。随后,记者下车步行,赶往事发地点。
在离魁岐二号隧道口约100米处,一辆车牌号为闽ANS011的白色厢式货车侧翻在路面,占据了近两个车道。消防官兵已抵达现场,准备救援。离货车越近,呛人的气味越浓。
记者注意到,小货车车厢内的三个塑料罐已经完全破损,黄色的液体,洒满整个三环路面,并不时冒起白烟。记者在白烟处站了不到一分钟,刺鼻的气味呛得记者险些呕吐。过往的司机纷纷关上车窗,加快车速,驶离现场。
货车司机吴某告诉记者,泄漏的液体是盐酸,准备运往长乐,重量约为800公斤。
讲述 盐酸从天而降 险伤桥下村民
对货车侧翻的原因,吴某解释,是后轮突然爆胎所致。
吴某说,大约半个小时前,他和副驾驶员行车至该路段时,突然听到了“砰”的一声,随即车子失去控制,撞向路边护墙,“轰”的一声就翻了。吴某和副驾驶员挣扎着从驾驶室爬出后,才发现货车左后轮爆胎。薄薄的塑料罐一下子就被摔碎了,里面的盐酸全部流了出来。
事发后,市民胡先生恰好路过,他告诉记者,当时“路面冒起白烟,遮挡司机视线,气味很恶心,我只能一边捏着鼻子,一边关窗,快速通过”。
除了过往的司机,险些被盐酸伤到的,还有三环高架桥下鼓山镇中下村的村民。
村民郑依伯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一股“白雾”从天而降,呛得他们赶忙关门关窗。等气味稍微淡些后,他和邻居掩着口鼻出门发现,那股“白雾”居然是盐酸,小瀑布一般流下来,幸好没有浇到人。但是,盐酸流经的树木、花草,一下子就枯萎了。
救援 泄漏盐酸浓度12%腐蚀性强
10点40分许,消防官兵开始用清水冲洗路面,以稀释盐酸。晋安警方、交通、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陆续赶到事发现场。
上午11点40分,记者离开现场时,消防官兵还在对泄漏在路面和中下村的盐酸进行稀释。
记者了解到,此次泄漏的盐酸浓度为12%,腐蚀性较强,万一接触人体,会造成较严重的伤害。幸好有关部门处置迅速,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未造成二次污染。为了确保安全,交警对三环路鼓山隧道段附近封闭管理,环保部门也将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
下午2时许,现场救援工作已基本结束,三环路恢复正常通行。据了解,因为盐酸并未伤人,司机只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调查
塑料罐运盐酸 不符合安全规定
记者在现场看到,运送盐酸的货车已经比较破旧,车厢挡板锈迹斑斑,并不牢固。货车没有遮阳设置,几乎是露天运输盐酸。此外,装载盐酸的,居然是三个巨大的塑料罐,罐壁很薄,货车一侧翻,塑料罐就摔碎了,导致盐酸没有任何阻拦,一下子就流光了。
根据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运输盐酸的车辆,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比如拦板应坚实、稳固、可靠,有遮阳或其他防护措施。此外,车身上应有“危险品”的标识,提醒过往车辆注意。
知情人士称,按照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相关规定,盐酸在管理和运输环节上,都有严格限制。在公路运输时,货车要具备运输资质,要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得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从这起事故看,用塑料桶装载盐酸,存在安全隐患。”
司机称,他们有运送危险化学品的资质。但迟迟拿不出相关证件。据称,这辆货车是台江区一市民私人所有,盐酸运去长乐干什么尚需调查。记者将继续追踪报道此事。
胡先生第一个拨打968111提供线索,线索费2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