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朱丽萍 文/图
本报讯 今日上午8:00,福州华林路海都大厦门前广场举办“海都渔家乐”活动,鲜活的野生梭子蟹将跟大家见面。昨日傍晚,捕蟹的渔船陆续驶进连江海边的港口,一筐筐野生梭子蟹被拉上岸。为保持鲜活度,渔民将在今早把这些刚捕捞起来的野生梭子蟹,直接用水车从码头运到福州华林路海都大厦楼前广场售卖。
搭建产销直购平台 价格低于市场价20%
昨日夜晚,连江码头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海腥味,渔民们正忙着整理刚刚捕捞回来的海鲜,鲜活的梭子蟹个大体肥,煞是壮观。码头上人来车往,搬运工人麻利地将一筐筐蟹从渔船上卸下,有些工人忙着对蟹进行等级划分。
为了让市民吃到最新鲜、最正宗的连江野生梭子蟹,今日上午8:00举办的“海都渔家乐”活动,由渔民面向市民直接售卖,本报仅是搭建一个产销直购平台,不赚取任何利润。连江渔民将直接从连江码头运输一批鲜活的梭子蟹到本报销售,产地直供,不仅保证了螃蟹的鲜活度,还省去中间环节,本次售卖的梭子蟹将比市场价低20%,比连江的市场零售价还低。
具体销售价:每只规格为3~5两的野生梭子蟹(母)售价49元/斤,每只规格5两以上的野生梭子蟹(母)售价62元/斤。
野生梭子蟹 口感更细嫩鲜甜
据介绍,由于连江等地的海域处于闽江与大海交汇处,该海域常年有淡水注入,海水盐度较低,在这片水域捕捞的螃蟹质量更好。
“野生螃蟹的肉质比较细腻,也更嫩滑,更鲜甜,而养殖的螃蟹肉质偏黏一些,鲜甜感不足。”连江渔民吴恭项说,野生螃蟹缺少饵料,在海底觅食过程中活动量大,肉质会更加细腻一些。此外,野生螃蟹肉质呈丝状,“钳子”部分是一层一层丝状的肉质。
除了口感的差别,外观也有区别。吴恭项说,海里的螃蟹,肚白腿净,身上没有杂质,外壳透亮发紫,摸上去很光滑,壳上的斑点分布均匀,尤其是两只钳子粗大而有力,看上去很漂亮。而养殖的螃蟹外壳则沾着黄色发黑的杂质,摸上去有凹凸感,两只钳子也略显细小。
据介绍,在养殖场长大的螃蟹所处的环境和野生的不一样,造就它们外壳不同的颜色。养殖场一般都是建在内海,池塘内部受到海浪的冲刷相对较少,养殖的螃蟹身上的泥土就比较难更新,泥土没有更换,时间长了就比较腥臭,颜色也就发黑发黄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的螃蟹,外壳比野生的要黑。而野生螃蟹生活在海里,海水循环速度快,螃蟹四周都是清水,灰尘很少积存在螃蟹身上。
营养更丰富 蟹黄堪称“海中黄金”
福建省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相关专家说,梭子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蟹性咸寒,一次吃蟹不应过多。此外,吃蟹时最好蘸姜末醋汁来祛寒杀菌。
据了解,野生母梭蟹具有开胃润肺、补肾壮阳、养血活血之功效。其中以蟹黄的营养价值最高。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大量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E、胶原蛋白、钙、磷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有“海中黄金”之称。
□提醒
数量有限先到先买自备零钱及购物袋
由于冷空气突然来袭,连江出海捕螃蟹的渔民减少,加之气温突降,螃蟹躲入海底,连江野生梭子蟹数量缩减,今日运到本报的野生梭子蟹只有1.5吨,售完即止。为了让更多的市民能品尝到,每人限购10斤,先到先买。由于周六现场人多,无法找零,请自备零钱,自备购物袋。
由于本报大院空间有限,无法提供停车位,请热心市民尽量不要开车前来购买,以免造成拥堵。读者朋友们最好乘公交车(屏东车站下)或者步行前来,也请读者朋友们自觉文明排队。
此外,本报再次提醒,此前已经拨打本报968111热线订购的市民,一定要提前到海都大厦楼前广场,如果现场野生梭子蟹卖完了,将被视为放弃购买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