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房的青春时光
“咱们工人有力量,每日每夜工作忙。”这是一个时代工人精神面貌的写照。20年前,福州市区里仍有不少工厂机器日夜轰鸣;如今,市区扩大了,工厂迁走了,曾经热火朝天的老厂房一下子冷寂起来。
然而,厂房又迎来了激情燃烧的年轻人,机器搬走了,乐器、艺术品搬进来了。时代不同,但乐观和激情依旧。“走读福州”致力于向读者推荐福州富有韵味的每一个角落,今日起,我们推出“老厂房的青春时光”系列,向读者介绍福州工业区的前世今生。
N栏目主持 张颖珍 黄启鹏
上周日晚,丝绒公路乐队在福州的首场演出,在郑安村的海峡摇滚livehouse(以下简称“海摇”,livehouse指小型现场演出的场所)里举行,简单的舞台灯,没有座位,年轻的乐迷站在台下,强烈的节奏和昏暗的环境让人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此时,livehouse的摇滚青年小虎和他的伙伴们正忙碌着,音乐太大声,他们只能附在对方的耳旁用力吼着对话。
谁也想不到,这个前卫时尚的摇滚秀场寄居的是一座老厂房。20年前,这里还是机器轰鸣的福州第一织布厂,20年后,这里迎来了一群活力四射的新青年。大家凑钱在这里做了最简单的装修:做一个简易舞台,弄一些灯光,搬来几件破旧的家具,一个摇滚秀场就这样诞生了。
新生:老厂房迎来摇滚青年
老厂房是怎样迎来摇滚青年的呢?
2008年前,小虎和许多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一样,背井离乡,在城市里寻找让理想与生活并存的方式。通过一个又一个朋友,他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自己的乐队。2008年,在福州本土音乐人张书贻的组织下,他们做了一个“海峡摇滚论坛”。现在你可能在互联网上找不到这个论坛的痕迹,然而在那时,“海峡摇滚论坛”为小虎和他的伙伴们,拉来了第一批“粉丝”,也让他们萌发“自己搞一个live⁃house”的想法。
2010年,小虎和他的团队在学生街的一家酒吧现场演出,但酒吧与他们心目中的livehouse相去甚远。2012年,他们转战福州第十六中学对面由饭店改建的场地,但因常被投诉扰民,被迫搬离。2013年,小虎听朋友提起福州第一织布厂的厂房还空着,试探性地找到厂房的当前负责人张昆意,希望租下一块地方。
“做摇滚?”初次接触小虎时,张昆意很惊讶,虽然不太了解这个词,但几个年轻人诚恳的态度以及坚持梦想的勇气感染了他,“看到他们,就想到自己年轻时的样子”。就这样,2013年6月,海摇livehouse在福州第一织布厂其中一个厂房安了家。
初到livehouse,裸露的红砖水泥让主持人感受到一股地下摇滚的“野”味。然而,与人们印象中的“摇滚乐队”不同,海摇团队里的几位核心成员都有自己的主业,不少已成家立业。“摇滚”于他们而言,是不可缺少的,贴钱也情愿的事情。
小虎说,除了为国内出名的、不出名的乐队和歌手提供演出场地而分得一部分“门票钱”,livehouse主要还是“贴钱”的,为本土乐队提供排练场地,买音响、灯光,每个月的租金、水电费……要是谈钱谈多了,小虎还有点不耐烦,他说:“其实没那么复杂,我们有场地,空着也是空着,有本土乐队想来排练就来呗,大家一起玩不是更好?”
旧事:“铁饭碗”的末路
在摇滚青年之前,老厂房也曾有过激情四射的日子。主持人找到了曾经在这里做工人的张昆意。对于年近六旬的张昆意来说,老厂房就是这样一连串名词:“铁饭碗”、“学大庆”、“劳动竞赛”和“大机器大生产”。
主持人找到张昆意时,他的外套和裤子上都沾了些泥土,他一边拍打泥土一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厂区里有根房梁下沉,他刚刚修好了赶过来。2008年起,张昆意被任命为这个不再开工的老工厂的厂长,除了应付厂区开销以及员工生活保障之外,厂区的日常维护也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
1979年,年仅23岁的张昆意从部队转业进入福州市第一织布厂。织布厂的前身是个体纺织业,后转型为生产小组,再发展成为生产联合社,直至1951年建厂,在当时,这是个响当当的“大庆式”企业,有1100多个职工,在这里工作相当于找到了“铁饭碗”。
他说,当时想要进入福州市第一织布厂工作,需要政府统一分配,符合条件后才能入选,可说是“过关斩将”,员工们也因此有一份特殊的优越感和荣誉感。那时厂里通知开会,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要是有人没接到开会通知,还会感觉很失落,生怕自己被集体遗忘。
1990年,张昆意成为厂里的党总支副书记。然而,与他的人生轨迹相反,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集体经济体制逐渐衰落,第一织布厂走向迟暮。
1993年4月10日,本是每月发工资的日子,而工人却发现厂区贴出一张推迟至15日发放工资的通知。4月17日,还没拿到工资的工人们人心惶惶,就在那天上午,原本按时启动的机器没有启动,一线工人拒绝上班,也是从那天开始,福州市第一织布厂再也没有开工。
如今的福州市第一织布厂只剩下15个空荡荡的厂房。几个较大的厂房已被出租,直到现在,这位老工人提起往事仍不住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