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京华时报
本报讯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工程催生了3000多项新技术,其中1000多项转为民用,包括商品条形码技术、彩超技术等。如今,对于嫦娥三号探月工程有何意义,多名专家认为,此次探月应用的各种高精技术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大有用武之地,还可能会应用到我国的导弹研制上。
制导方式曾用于防空导弹
探月工程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姜杰表示,为了保证发射精度,担负运载嫦娥三号任务的长三乙改进型火箭首次采用了双激光惯组加卫星导航修正复合制导方式,确保火箭精确入轨。
复合制导指的是采用多种制导方式制导,通常只适用于中程以上导弹,我国的红旗9防空导弹就应用了该技术。
姜杰解释说,双激光惯组平台是一个内测装置,就像人的“小脑”一样,它借助陀螺等敏感器判断火箭的飞行姿态,并利用数字化方程模式计算出如何校正,同时利用其惯性环境,确保火箭不偏离预定的轨道。
“在此基础上,嫦娥三号增加了卫星导航修正装置。”姜杰介绍,因为双激光惯组平台是内测设备,如果在火箭运行过程出现系统误差导致火箭飞行轨道异常,卫星导航修正装置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遥操作技术可用于造汽车
此外,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介绍,嫦娥三号所用的材料具有轻型、对温度耐受力强的特点,这些新型材料今后均可转为民用。另外,嫦娥三号用到的新材料、遥操作技术也可运用于智能机器人制造、汽车制造等方面。还有专家表示,月球比地球稳定得多,并拥有弱重力、高洁净的特殊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适合开展物理和生命科学实验,因而可以生产一些地球上无法生产的东西,比如昂贵的生物制品、药品以及很多特殊材料。
□相关新闻
湖南绥宁 天上砸下个“火箭”
本报讯 搭载嫦娥三号的运载火箭残骸2日坠落在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残骸砸中了两户村民的房屋,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受损的两户村民阳卫汉、袁仕发分别获得10800元和5200元的赔偿。
绥宁县小田村阳家坊六组村民阳卫汉回忆说,12月2日1时38分,他听到一连串的轰隆隆巨响,此后一火箭残骸从他家二楼谷仓上空坠落。阳卫汉66岁的老伴袁秀荣回忆称:“那声音不知道比雷声响多少。”
西昌发射卫星,火箭残骸第一大落区在黔东南,位于湖南西南部的绥宁紧随其后。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绥宁县11个乡镇已近20次迎来这些“天外来客”。(新华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