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今日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翠屏湖底考古 古田古城揭开面纱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翠屏湖底考古 古田古城揭开面纱
福建博物院联合国家博物馆组成水下考古队,深入湖中,摸清古田旧城格局,当地政府计划绘制古城3D图
现在的翠屏湖
2011年12月本报曾对探秘翠屏湖水下古城做系列报道
考古队架装设备,准备下水探查
考古队捞起的城墙砖
考古发现的宋代青白釉碗
古田旧城西面全景(老照片,1957年摄)
 

N本报记者 李熙慧

本报讯 一座千年古城,55年前被淹没在水库中。数年前,一张海外回流的老照片,让这座古城的原貌清晰地重现在人们面前。

水下古城现在是什么模样,还有哪些遗存深埋?这让很多人魂牵梦萦。昨日上午,古田县翠屏湖水下旧城遗址物理探查成果汇报会在当地举行。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公布了今年8月-9月间,在翠屏湖进行水下探查的成果。

据了解,这是福建首次对内陆水域进行水下考古文物探查工作,初步将古田旧城的范围、街巷分布等格局探查清楚。当地政府计划将古田旧城原有的资料、影像图画、复原画等资料与本次结果结合起来,绘制古田旧城的3D图像。明年,还将计划进行更细致的潜水员水下摸查工作,并扩大探查范围。

高端仪器首次下湖 水下情况实时回传

记者了解到,本次水下探查由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共同组建调查队,同时借调部分福州市、宁德市、晋江市的水下考古队员。

负责此次调查的,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楼建龙研究员。他说,这一次对旧城水下遗址探查,用到了很多专业物探设备,价值上千万元,全国仅三套。其中,主要有多波束测深声呐、旁侧声纳、浅地层剖面仪、DGPS即差分全球定位系统以及水下机器人等。

“这些都是国家博物馆新购置的水下设备,刚结束西沙群岛水下发掘后,连车带设备赶到翠屏湖。”楼所长说,全国水下考古沿海已经比较有经验,现在的趋势是从沿海向沿江、沿溪深入。这一次在翠屏湖所做的水下探查,也走到了全国前列。

记者在楼所长的电脑上看到,这些设备的样子都很有特点。水下机器人呈亮黄色,扁扁地如同一个胖潜水艇;另外两个声呐设备,样子很像细长的导弹。

“每一台设备都由防水电缆和船上的电脑相连,设备在水下探查到的内容,实时传送到电脑上。”楼所长介绍,信息搜集汇总之后就形成综合性声呐图。

城墙街巷格局完整 多数城墙高约一米

此次调查之前,很多当地老人都希望考古队员能将旧城三大宝找出来,其中包括朱元璋赐牌匾、宋代理学家朱熹题写的匾额、明朝宰相题写的墓志铭。但因为本次调查特点,先要摸清古城大致范围和结构,如此具体的内容还没有找到。

楼所长说,调查前,听到有关古田的街市布局有很多种说法,这次探查之后,非常准确地了解到旧城的格局,收获很大。下一步将对翠屏湖保护和开发制定相关内容。

“整个古城城墙都有在,只是没有原来那么高,各个城门的位置也很明确。”楼所长说,街巷、房子的位置都很清楚。这次还发现了带有捐资者姓名的城砖,宋代、明清瓷器等。

古田建县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古田旧县城名胜古迹甚多,文化底蕴深厚,别名“玉屏”。1959年,为了支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古田溪水电站建设,古田移民数万人,一个古老的文化名城被淹没,成为全国少有的千年古城水下遗址。千年古城中的古城墙、古庙、古寺、古塔、古桥、古井、古书院、古牌坊、古民居等都长埋在水下。

此次调查结果发现,水下的古田城址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城的东北部较宽、西南较窄,最窄处宽约406米,中部宽653米,东北至西南长1862米(北门至南门);地势则以城西北的后垄头山与龙首山最高,东南侧最低。城墙自明弘治年起建以来,由于修建校舍、民房、扩建公路等人为原因以及自然原因破坏,城墙损毁严重。根据扫测图像,水下部分城墙总残长2289米,绝大部分仅保留不到1米高的墙体。(感谢福建博物院提供照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