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不是所有天价 都是吐槽点
“双赢”
迎“骂”而上听有益声音
总在火灾后 才发现消防栓没水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是所有天价 都是吐槽点

 

背景:12月9日,一辆大型运输车从陕西铜川出发,经包茂高速,到达陕西省高速公路陕蒙界收费站后竟缴纳了122690元过路费。就连收费站工作人员也不禁感慨,“这一趟下来,光过路费就够我挣好几年的了。”(12月11日《华商报》)

一辆车,一条路,12万多的过路费,收费人员的感慨,似乎只需这几个要素,就足以演绎出令人义愤填膺的图景。于是,想都不用想,很多人料定这就是“天价过路费”。顺着这个逻辑,打鸡血似的激愤就铺陈出很多吓人的道理:乱收费,钱哪儿去了?物流成本,标准定得太暴利?高速有罪,为何不早点免费?

只是,真相却可能是另一番模样。此车有13个轴,长约20米,轮胎就有将近100个,计重为243.7吨。243.7吨是啥概念?相当于10辆自重12.5吨、最大载重12.5吨的拉土车。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简直就是趴在高速上的变形金刚,能上高速就已经很“惊险”。这类超大型运输车辆不仅要交“天价”过路费,还要办理监护手续。换言之,这里的“天价”,还包括近乎罚款性质的收费标准,并非我们臆想中乱收费的“天价”。在“天价过路费”的背后,是“每趟运输所收取的费用可达上百万元”的现实。

了然以上数据,骂过路费“天价”的态度恐怕应该改变:这利润,与给路政设施带来的危害与风险对比,舆论又该怎么“站队”呢?

倚仗一个碎片化的标签,然后展开无限联想,然后再反证现实问题——这是相当危险且悖逆理性的监督心态。只是,这样的模板,已经成为一种可疑的潮流。舆论也好,公众也罢,就事论事、合乎情理,讲究证据链与逻辑链,公共议题才不至于沦为口水仗。每一起公共事件,越是群情激奋,越是要尊重被情绪遮蔽的理性,这可能比急匆匆“站队”更裨益于公共监督。

(邓海建)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