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3版:社区/坊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资每月扣30%竟成年终奖?
□小喇叭
□镜头打街
似匾似碑的大石条背后藏着个消防池
一起纠纷转个弯平息了
三所学校三世情缘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似匾似碑的大石条背后藏着个消防池

﹃永远无虞﹄的后面是一个消防池
 

N栏目主持 李帅 黄启鹏

像匾不是匾,像碑不是碑。在福州台江区龙岭顶巷的小路边,有一块大石条,上面有“永远无虞”四个大字。虽然上面盖着好多杂物,但仔细看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用大石条拼接而成的大石槽。日前,主持人找到这里时,附近居民说,这是一个救火专用的消防池,记录的是老福州的公益事业,还有邻里间互助的情感。

附近的街坊说,大石槽有一定的年头了,听老辈的人说,至少是清朝留下来的。虞字的含义是“忧虑”,“永远无虞”是永远无忧的意思。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可以就近找到救火的水源。至于它是由什么人修的,就不知道了。

83岁的柯依伯老宅就在龙岭顶巷,他从小在这一带长大。他说,以前这一带有大片的木屋区,而且巷子里面岔道密集,民房店铺紧紧挨着。一家起火,很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的情况。当年,福州并没有专业的消防队,遇到火灾可怎么办?于是,民间组织了救火会。

木屋区一旦着火,救火会的成员就会挺身而出,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救火会的队员大部分由平民组成,属义务性质,不领取工资,只在出火警时发放点心费,救火会的经费由邻居们募捐而来。柯依伯说,龙岭顶巷这里的救火会,名字叫作“油帮救火会”,现在早就不在了。

柯依伯告诉主持人,救火会是老福州公益事业发展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大石槽也是最好的证据,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可惜的是,随着城市的变迁,这样的见证已经很难寻觅了。

感谢施先生拨打本报热线968111报料,线索费30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