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天下/国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医院内可匿名弃婴 弃婴箱附近没监控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访发达国家弃婴设施,有些国家
医院内可匿名弃婴 弃婴箱附近没监控

意大利罗马卡西利诺医院的﹃生命摇篮﹄
﹃母亲的摩西摇篮﹄弃婴保护箱的志愿者展示保护箱
 

N综合新华社电

作为保障儿童生命权的举措,中国不少大城市正探索设立“弃婴安全岛”,并指出此举乃效仿发达国家。那么,发达国家的弃婴设施如何运行、反响如何?新华社驻意大利、德国、比利时和日本记者一探究竟。

德国:全德约有90个弃婴箱

现代弃婴装置在德国已有一定规模。2000年,北部港口城市汉堡出现了第一个弃婴箱。目前,全德大约有90个弃婴箱,大部分设在医院,首都柏林就有4个。

设在医院僻静廊道

在柏林南部的圣约瑟夫医院,弃婴箱设在医院大楼外远离正门的一条僻静廊道尽头。如果不是入口处有一块写有“婴儿箱”的指示牌,过往行人很难注意到这个隐蔽地点,站在廊道外也看不见弃婴箱附近情况,弃婴箱附近没有摄像头等监控设备,最大限度保护弃婴者隐私。

弃婴箱外门一旦关闭便无法再打开。约1分钟后,警报响起,儿科护士打开内门,抱走婴儿。如果弃婴父母反悔,可在8周内联系医院,经DNA测试确定身份后取回婴儿。这家医院的弃婴箱自2001年8月设立以来,一共接收了21名弃婴,只有两名被家长接回。

尚无统一法律规范

虽运行多年,弃婴箱在德国仍有很大争议,政府对弃婴箱设置尚无统一的法律规范。支持者认为,弃婴箱有助于避免弃婴受到意外伤害;反对者认为,弃婴箱的存在剥夺了婴儿获知自己身世的权利,这与德国法律相悖。

圣约瑟夫医院的里默尔认为,相比那些被父母丢在树林、厕所甚至直接杀死的婴儿,弃婴箱里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我们认为,婴儿的生命权应该优先于他们的知情权。”

另一种批评意见认为,设立弃婴箱可能“鼓励”父母弃养婴儿。

虽已存在十几年,但德国弃婴箱一直处于法律的“灰色区域”。大部分弃婴箱设在医院,也有一些设在教堂、孤儿院等地方,还有少数由私人设立。德国青年研究所先前发布一项调查,称一些弃婴箱运营方专业人员不足,部分被放入弃婴箱的婴儿最终去向不明。

意大利:40个“生命摇篮”只收过两婴儿

在意大利,教会医院罗马撒西亚圣灵医院在1198年设立第一个弃婴轮盘以来,直至19世纪下半叶,弃婴轮盘在意大利相当普及,数量一度达到1200个。19世纪初开始,弃婴轮盘涉入关于堕胎的争议,导致1867年意大利费拉拉关闭了弃婴轮盘。1923年,意大利正式废除这类设施。

用多种语言解释弃婴流程

1992年,意大利医生朱塞佩·加罗内创办社会救助中心“生命运动”,倡导恢复弃婴轮盘,弃婴设施开始重现意大利,如今它们不再叫“弃婴轮盘”,而叫“生命摇篮”。

罗马卡西利诺医院新生儿科主任皮耶尔米凯尔·鲍力罗告诉新华社记者:“2005年前后,很多新生儿被丢在街头的垃圾箱或公厕内,因此2006年我们在医院设立了弃婴点。”卡西利诺医院的生命摇篮设在大门附近一间独立小房子内,外墙用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写着醒目标语:“别抛弃他,把他托给我们。”并用多语言详细解释弃婴流程。

母亲有60天“反悔期”

卡西利诺医院启动生命摇篮两个月后,接收了第一名弃婴,迄今为止也只有这一名。事实上,全意40多个生命摇篮总共只接收过两名婴儿,而意大利每年记录在案的弃婴大约440名。

米兰一家救助机构Cavmagenta的负责人特蕾莎·切尼·洛戈尼说,意大利法律提供了其他合法的匿名弃婴渠道,生命摇篮是弃婴妈妈们的“最后选择”。

意大利一项1997年开始生效的法律规定,产妇在医院生下孩子后,如果选择放弃抚养,医院不会登记孩子母亲的任何身份信息,也不需要她签署任何移交抚养权的文件,而是直接在婴儿的出生资料上填写“不愿透露姓名女子的孩子”。法律还规定孩子母亲有60天时间“反悔”。

鲍力罗说,生命摇篮接收婴儿数量少,令人欣慰又痛心。欣慰的是这说明在医院分娩的妈妈们很少再想放弃孩子,痛心的是仍有很多人不知道生命摇篮的存在,不知道或不信任匿名分娩这项法律。

日本:民间运营,政府补贴

现在,日本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弃婴收容点设于熊本市的慈惠病院,这是家有天主教背景的民营医院。2007年5月,在取得熊本市政府批准后,慈惠医院开始正式运营名为“鹳之摇篮”的弃婴箱。为保护隐私,“鹳之摇篮”设在慈惠医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在一个60cm×50cm的门后面,摆着一个温度设定为36摄氏度的保育箱。婴儿放入保育箱后,门自动关上,防止婴儿遭窃,警铃随之响起,通知医院员工。

弃婴收容费用由国家和熊本县分别负担一半。其中,慈惠医院在收容期间能获得每天1800日元左右的补贴;接收婴儿的婴儿院每月可得到约50万至60万日元的补助;领养弃婴的家庭可获每月3万日元补助和一定数额的婴幼儿生活费。弃婴由熊本市市长取名,登记在当地户籍册上。

对“鹳之摇篮”,反对声音一直没断。批评者认为,弃婴收容助长了遗弃婴儿现象,也与《儿童福祉法》、《儿童虐待防止法》等相关法律的精神不符。还有人质疑,一些婴儿收容点抱有获得政府补贴的金钱目的。

比利时:箱内有给家长的信

在比利时安特卫普有一家名为“母亲为了母亲”的私人慈善组织。该组织于2000年在一名志愿者的家中设立了“母亲的摩西摇篮”弃婴保护箱。弃婴保护箱上方贴有流程示意图,箱内除婴儿用品外,还有一份给弃婴家长的信封,信封内装有一封写给家长的信和作为日后联系“信物”的半张卡片。弃婴保护箱外壁上有打开按钮,保护箱打开的同时,楼内会响起通知志愿者的铃声,而志愿者会留出一定时间便于弃婴家长离开。如果铃声响起20分钟后,弃婴未被志愿者取走,另外3名志愿者会收到手机短信提醒,以保证弃婴会尽快得到妥善看护。从2000年保护箱设立迄今,“母亲的摩西摇篮”先后成为6名弃婴温暖的暂栖地。其中5名弃婴被好心人收养,另一名最后回到母亲身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