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金融博物馆最近展出了元代最大面额纸钞,引起了观众浓厚的兴趣。纸钞上面写着“伪造者处死”“首告者赏银五锭”字样,揭示出元代把重奖首告者作为防止假钞流通的手段。
这张700多年前由楮树树皮为原料制成的纸钞发行于元代,是当时面额最大的纸钞。这张纸币呈深灰色,上面的文字为黑色,边缘参差不齐,长度比成人的巴掌大,钞首通栏横书“至元通行宝钞”,下面是蔓草肥叶硕果纹饰框,框内上部有钞值“贰贯”字(一贯约合一千文,在元代相当于二两白银),下画有二至四串铜钱,左右各有一行八思巴文,意为“至元宝钞,诸路通行”,下部还有11行的钞文,其中包括“伪造者处死”“首告者赏银五锭”字样。
沈阳金融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刘磊介绍,由于元代纸币印制方法较易掌握,因此当时假币泛滥。面对如此嚣张的伪钞犯罪活动,元代不仅在至元宝钞上印有“伪造者处死”等警告,还规定除赏银五锭外,将犯人的家产全部赏给告发者,有效地起到打假的作用。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