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蔡镇金
本报讯 近一个多月来,宁德古田的小陈,因左脚剧痛,时刻都得坐着,无法入睡。经诊断,疼痛是由下肢缺血引发的,疼痛感就像“癌症晚期”。据了解,入冬以来,由于气温骤降,人体血管收缩,更易引发下肢缺血。
昨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记者看到小陈已能自由卧躺。小陈说,一开始他发现每走一段路,脚就会疼,渐渐地无法再下地走路。近一个多月来,连床都不能躺,一躺左脚的疼痛感就加剧,让他痛不欲生。为此,小陈必须坐着,并24小时用双手揉按腿部,才能分散疼痛感,体重也减了一二十斤。后来,小陈发现,自己左脚大拇指开始发黑并“腐烂”。
日前,小陈来到医院,被确诊是因血小板偏高引起的下肢缺血,由于大血管堵塞,血流量减少,使下肢缺血,导致剧痛。躺着缺血会更厉害,疼痛会加剧。
医大附一医院血管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张金池为小陈做了腰交感神经切除术。目前,小陈的左脚已恢复颜色,也变暖了,渐渐地能下地走路了。接下来,小陈还将进行干细胞移植,以“生长”更多血管,让血液更多地流到下肢。
张金池说,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遗传都会导致下肢缺血,特别是到了冬天,血管收缩,更容易引发下肢缺血。据了解,现在医大附一医院血管外科有近四成的病人都因下肢缺血住院,人数明显比夏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