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过,便是过年的节奏。请假,买礼物,买车票,“思乡”的情绪就在这琐碎里滋长。这便是乡愁了吧。突然就惦念起妈妈煮的红烧肉,虽然回到家七大姑八大姨更惦记你的终身大事。惦念小巷轻雨或是钓过青蛙的田野,即使回了乡也是这家的饭桌到那楼的酒席。在训斥孩子吃得满桌都是时,念起外公昔日教导过的,须得站起来与长辈打招呼……
身体的乡愁
作者:林东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13-10 页数:312 定价:29.80元
找不回来的,都是乡愁。20年市井,10年城市,作者在乡野和繁华的穿越徘徊中,寻味我们丢掉的饥饿、疼痛、味觉、触觉、自由、行走、美学和灵性,找回一个素朴而干净的自我。
先试读一段吧:黎爷还有一个烧制卤肉的法门,烧卤肉大都知道放五香八角等,但真正的窍门,是在锅盖上,不盖锅盖的肯定比盖了的差,铁锅盖、塑料锅盖肯定比木锅盖差,杂木的锅盖肯定比水杉木的差,水杉木的新锅盖肯定远不如用了半辈子的老锅盖,因为几十年老汤的那种熏香,全在这木头里藏着,当热气蒸腾时,被锅盖压着倒逼回去,那香料的香才能深入肉缝,这叫煨。
原来小时候妈妈烧的菜真的特别香,不是因为记忆的修饰。 (小合)
蹉跎坡旧事
作者:沈博爱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副标题:一代中国农人的耕读梦
出版年:2013-10页数:520
定价:48.00元
这是一本几乎完全意义上的乡村生活百科全书。在那个时代,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农民,却很少有人出来讲述农人故事,作者罕见地在填补这个空缺。他记录了被劳改时,第一个孩子夭亡、前妻远嫁湖北、祖父在绝望中死去等悲惨的人生经历,但整部书的风格并不哀怨,从中能看出中国底层知识人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卑微,所以生命力更强,其对待苦难的态度也更为达观。
沈博爱,1936年生,退休中学生物教师。1958年被划为右派,以反革命罪判刑劳改。1980年划右得到改正,复职从教至退休。晚年作诗联,写旧梦,爱书画,刻竹雕根。他的年龄,恰恰连接了那个各种动荡摧毁的传统社会,以及被经济大潮淹没了的一段五十年重要历史。
青田街七巷六号
作者:亮轩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出版年:2013-11
页数:312
定价:39.00元
多少人的老家在现代化、城市化中沦陷,而台湾作家亮轩很幸运,青田街七巷六号还在,还守护着他的过去,滋养着他的回忆。当然,他也以这本书作为回馈,为这座见证了历史星河诸多事迹的古宅作传。
“两岸有一些共同的文化值得后人了解,我能做的只是补历史的漏洞,为拼好近代中国‘文化大图’尽一份心力。”亮轩11月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一栋屋子的历史,跟大历史也没有什么两样。“青田七六”——台北青田街上的一座庭院,日据时代由“台北帝国大学”(台湾大学前身)足立仁教授于1931年建成,台湾光复后由参与接收台大的马廷英教授购得,成为亮轩(马廷英长子)儿时的家园。
(小鹤)
家世
作者:余世存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副标题:百年中国家族兴衰出版年:2014-1页数:290定价:39.00元
每一家家教自有特点,如林同济家是要培养专门人才,以适应中国的现代化;宋耀如家是要出伟大人才;卢作孚家是让孩子不要当败家子;黄兴家是无我、笃实;聂云台家有家庭会议……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联想到自家、自身,自己要传承什么,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余世存,诗人、学者,现居北京。11月,余世存又出《家世》,梳理百年来的中国家族,挑选认为值得传述的写成文章。母亲去世那年,“我就在想,我们这些人在送上一代人离开,那我们是不是也该给下一代人留下、传承一些东西。”(青书)
(综合)
□相关书单
巨流河
作者:齐邦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0-10
这本书讲述两代人从辽宁的巨流河到台湾南端哑口海的故事。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目送
作者:龙应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9-10
这本书讲述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
寻找家园
作者:高尔泰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年:2004-11
“回到故乡,极目四望,恍惚中竟不知身在何处。儿时家山,早已不存在了,变成了我心灵中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高先生已经远渡重洋,在美国过着安静简朴的生活。感谢高先生,让我们懂得,纵然苦难是人性之恶的狂舞,它也是人性之美的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