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闽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乡愁,是有温度的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愁,是有温度的

 

话题背景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情画意的话语,出现在了12月14日发布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中,令人耳目一新。“乡愁”是什么?如此表述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福州的“乡愁”何处安放?这次聊吧,就来聊聊每个人心中的乡愁。

本期主持 王林成 本期嘉宾 本报记者 倪可风、王勋、张伟、吕蕴岚

我的乡愁是消逝的老房子

王勋:“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诗意的文字出现在会议公报中,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也戳中了眼前我们地方城镇化发展的软肋。

倪可风:这句诗意的表述,让我想到了另一句话。今年11月,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也提到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两句话集中体现的都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再是硬邦邦的施政蓝图。

张伟:关于“乡愁”的文字,要数福建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让人印象最深刻:“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而在出生在县城的我看来,眼下的城镇化发展,让我不禁想说:我的乡愁是消逝的老房子,我在这头,可乡愁在哪头?

上下杭小吃店是儿时“乡愁”

倪可风:公报这样的表述,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值得反思。高楼大厦平地起,旧路不见了踪影,曾经是政府、媒体引以为豪的表述,但城市不仅是物质生活的载体,更是精神生活的家园,精神养分缺失了,我们的“乡愁”安放何处?

吕蕴岚:儿时,我生活在福州台江上下杭的学军路。我小时候最深的记忆,就是那里的小吃店特别多。对于周边的人来说,很多小吃店的老板是商人,更是邻居。我记得有一次,到了晚饭时间,父母还没到家,捞化店的老板就先让我进去吃饭,感觉像家人一样。

张伟:以前在旅游频道看过一个节目,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一个年轻女孩指着一个开满鲜花的窗户,对镜头说“我是在这出生的,我母亲和我外婆也是在这出生的”。那真是让人动容的一幕,那就是她的“乡愁”。

儿时家门虚掩如今家门紧闭

王勋:仔细想来,“乡愁”更多地停留在童年时代,那时候我们还没有这么复杂,看到的东西都很美好。从这个角度看,“乡愁”其实代表了一种最本真的东西。乡愁,她是可感知的,是有温度的。

吕蕴岚:是的,眼下上下杭面临搬迁,我觉得那里的很多老东西都可能会消失。上下杭的很多小弄巷名字都非常有趣,蕴含着很多故事,改造之后这些小弄巷不知道会不会就此消失。也许只有尽可能保留那些老地名、老建筑、老行当、老树,过几年再回去,才有可能再寻回儿时的感觉。这里面蕴含的其实是一种人文情怀。

倪可风:儿时的家门是虚掩的,如今的家门是紧闭的。一些在乡村长大、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触。楼房越大,人和人的交流就越来越少。

乡愁要“记得住”更要“化得开”

倪可风:关于“乡愁”,最近出了很多评论,印象最深的表述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但要让人“记得住”乡愁,更要让这乡愁“化得开”,让乡愁成为和合城乡一体的精神纽带,就是要让“乡愁”融化在新时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我们要尊重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大拆大建。

张伟:环境污染正向农村转移,这也是决策者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破坏了农村环境,那里的青山绿水正在消失。我们现在注重城市的环境整治,而乡村的脏乱差都没人管,记忆中田园诗般的美丽乡村,渐渐消失。

王勋:刚看了电影《私人订制》,大家对影片褒贬不一,但电影最后的“道歉环节”却让人印象深刻,4个主角面对雾霾、污染、毁林、地陷等环境问题,分别向大自然郑重道歉,多少让观众的心抽搐了一下。我想这也是“乡愁”两个字应该带给我们的反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