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陶发燊(杨桥中路)
五十多年前,在我小的时候,福州冬天比现在还要冷。那时福州人经常用“脚拗手痹”来形容寒天的感受。一到严冬,老人手上就多了一个物件——火笼。小孩子脚上生冻疮,则是常见的事。
我上小学时的一个冬日,榕城寒风凛冽的天空飘起了鹅毛细雪。那天我去找在南街一家商店上班的父亲,见我冷得瑟瑟发抖,父亲连忙到店后食堂烧一锅热水给我烫脚热身。城区下雪,在福州比较罕见,因此对那天的印象格外深刻。
没有暖气供应的福州,冬天泡温泉是普通市民御寒取暖的理想去处。大冷天,经常可以听到人们用福州话彼此呼唤:“赶紧去汤池店汆一汆!”(汆cuān)
我常随父亲去温泉路澡堂泡温泉。澡堂一般有四口汤池,第一、二两口挤满浴客,如“插蛏”一般。每次泡温泉,父亲总要叫我到第二口热池中浸泡。我怕烫。父亲说,泡出汗,今天就不会冷了。我就在第二口汤池中一直泡到通体发红,热汗淋漓。同许多老浴客一样,父亲还会到第三口烫池中浸泡一会,过一把烫汤瘾。泡完温泉,穿上衣服,面对寒冷,身上那种热烘烘的感觉真是舒坦。
冬天去温泉“汆一汆”,该是我们福州人“记得住的乡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