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1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朴素的真情最温暖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朴素的真情最温暖
——贺国强同志在闽工作二三事
一九九八年九月,贺国强同志(右三)深入南平政和县石屯镇西津村察看灾后重建工作
1997年1月27日,贺国强同志(右二)在宁德寿宁县大安乡溪乾村慰问五老人员
 

N攀登

新年伊始,《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在京首发,又在福建等省市召开读书座谈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也钩沉起珍藏在人们心中的一段难忘岁月。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十多年前那近千个日日夜夜,感受着他睿智、坦诚、温暖的目光,聆听着他深邃、朴实、生动的话语,体悟着他那颗执政为民、人民至上的拳拳之心。

“别看就差这么一个‘好’字”

我们清晰地记得,1998年1月21日,新一届省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别开生面的开场。由时任的省政府秘书长领读,200多位参会人员默读了毛泽东同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江泽民同志《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篇论述。这样的安排,是贺国强同志的“创意”,他希望以这种方式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牢记三代领导人的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走群众路线,当好人民的公仆”;也希望以这种方式,开启新一届省政府转变作风、为民务实之风。

他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就在新一届省政府领导班子产生的第二天,贺国强同志就带领7位新当选的副省长分三路深入福州市,就节日市场供应、再就业工程、城市建设与管理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工作进行调研,并走访慰问了教师、困难户、台胞和侨胞家庭。在福建工作的两年八个月,他跑遍了全省所有的县(市、区)和大多数的乡村,与各界干部群众拉家常、听意见、谈心交流,八闽大地的碧水丹山间,处处都留下了他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的足迹。

有一次,贺国强同志听到一件事,说是寿宁县部分农民生活很困难,有个村一对夫妻只有一条裤子穿。他当即说,我们去看看!1997年1月27日,雨雪初霁,寒风瑟瑟,贺国强同志来到地处闽东偏远山区的寿宁县大安乡溪乾村。在通往村子的山路上,恰巧碰上几个挑着担子的农民,他上前关切地询问:“老乡,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农民们告诉他:“村里自筹资金建基础设施,村民们一起投工投劳,大家自力更生搞建设。”贺国强一听开心地笑了:“对,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是要靠大家共同努力。”说完,他一把接过农民的担子,熟练地挑到肩上,一脚深一脚浅地踩着泥泞,跟大伙一起进了村,边走还边问起了“夫妻俩共穿一条裤子”的事。当得知真实情况是“夫妻俩只有一条好裤子”时,他扭头对我们说:“你们别看就差这么一个‘好’字,这里面就是一个道理:调查研究只有真正到了基层一线,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

“走上一遍,心里就踏实了”

十多年前的福建,闭锁绵延起伏的群山之间,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交通落后,成了阻碍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省委、省政府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跳出福建,在全国大格局中通盘考虑,对接长三角,融入珠三角,打通出省通道,大力发展福建交通基础设施的思路。

1997年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重点工程工作会议,决定要把高速公路建设列为全省重点工程建设重中之重的第一号工程,特别要举全省之力确保泉厦高速如期建成。新年刚过,贺国强同志便带着几位副省长和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到各个工程点实地了解建设情况。当得知位处泉州南安水头和厦门同安交界处的下沙溪大拉沟成了推进泉厦高速建设的“卡脖子”工程时,他带上工作人员直奔现场。大拉沟全长295米,标高32米,属5类花岗岩,石质坚硬;山上有高压电线,山两边不到40米的地方有村庄,不好爆破,成了个令人头疼的大难题。

为详细了解现场状况,他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攀着冰冷坚硬的石头,艰难地下到了30多米的沟底。“马上开会。”费力爬上沟后的贺国强,顾不得喘气,草草抹了把汗,马上召集施工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技术工人,一起出点子、解难题,研究制定拿下大拉沟这只“拦路虎”的科学方法。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建设资金、征地拆迁、天文数字般的土石方量,一个个问题摆在了决策者和建设者面前。“路、路、路!钱、钱、钱!”香港一家报纸曾如此形象地描绘制约福建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问题。对此,贺国强同志前瞻性地提出,要建立起能调动各方面投资积极性的新机制,改革融资体制,多渠道融资,盘活资产存量,以路养路、以桥养桥。在新机制的推动下,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1997年12月15日,泉厦高速公路通车,终于结束了福建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在贺国强同志的心里,有着一张连接九地市、贯通山与海、1228公里“一纵两横”的福建高速公路版图。在这张版图上,哪里遇到急需解决的难题,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怎样让高速公路发挥出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选择好线路是关键。选线福宁高速公路时,他一路奔波、跋山涉水跑遍全程;龙厦高速进入龙岩境内有一个险峻的大峡谷,站在谷底仰视高山,年轻人都觉得陡峭的峰峦随时随刻会压将下来,他硬是徒步走完了考察线路,仔细研究建设方案。因为他觉得“走上一遍,心里就踏实了”。今天,当我们驰骋在四通八达、宽阔平稳的高速公路上,一定不会忘记历届省委、省政府为圆福建高速公路梦所做的艰辛努力,不会忘记贺国强同志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身不离基层,心不离群众”

贺国强同志常对我们说,不出家门、不下基层,就无法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无法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化,无法知道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只有身不离基层,才能心不离群众。1997年的国庆节刚过,如往常一样没有迎来送往,贺国强同志又开始了他的调研之行。

发达的民营经济是福建经济的一大特色,贺国强同志十分关注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这次调研,他选择了福建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泉州地区。连日奔波,他先后到石狮、永春、德化、安溪、晋江等县市,深入城镇、乡村、企业、矿山、码头,与当地干部群众谈改革、话市场,议思路、说发展。在与泉州私营企业家座谈时,他充分肯定了个体、私营经济在福建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各级政府要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把国有企业改革与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为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更大的拓展空间。个体、私营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既继续保持量的增长,更注重质的提高,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福建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诚恳真挚的话语,赢得了企业家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泉州调研期间,贺国强想到了永春县美岭村,那个昔日地无三分平、开门就是山,人均仅收入70元的穷山旮旯,现在成了年产值过亿、人均收入7000元、村集体收入2000万元的富裕文明村。对,上那儿看看去!

沿着不知名的溪流,汽车行驶在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上,穿越重重大山的皱褶,茂密葱郁的林木一路抛在身后。三个多小时的路程,贺国强同志来到了美岭村。刚出车门,早就等候在村口的党的十五大代表、美岭村支书苏新添一个箭步冲上来,一把抱住了他,激动地喊着:“贺省长,可把你盼来了!”

经过了长途跋涉后的贺国强同志毫无倦意,一边听着苏新添介绍美岭村是如何走活了“要脱贫灯先明,要致富先修路,要发展先办厂”的三步棋,一边兴致勃勃地边走边看。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一排排厂房、一座座校舍、一栋栋房屋和一张张笑脸,呈现着一派幸福繁荣的景象。他信步走进了农户汪春秀的家中,关切地询问家中的生产生活情况。走出农家,已是傍晚时分。看着曾经只能靠点竹片松枝照明的村庄已是一片灯火通明,贺国强十分兴奋。回到村部,他又和苏新添促膝谈心,热烈地讨论着如何巩固总结推广美岭经验,带动福建涌现出更多像美岭村这样的新农村。温暖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这一夜,贺国强同志就住在了村子里。

第二天一早,站在围拢过来道别的乡亲们中间,贺国强深情地说,看到美岭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为大家有这样一个脱贫致富的好带头人感到高兴!美岭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工作中的实在人,生活中的有心人”

工作中的贺国强同志是个实在人,推崇说实话办实事。当看到媒体报道全国一些地方出现重要统计数据失实问题,他专门作出批示,要求省里“一定要采取措施,杜绝统计数据失实的问题”。为提高政府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在他的倡导下,省政府建立了务虚会制度,“要让整天处于热点状态的政府领导们在这一段时间里把头脑冷静下来,同时对全局有所了解,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考虑全局,政策制定后执行起来少些阻力。”他先后4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务虚会,会上大家不讲空话套话,直奔主题,理清思路,研究对策,对推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的情景,许多同志至今记忆犹新。到基层调研,他很善于观察思考,现场总结。有时他会与工作人员进行讨论,听听大家的调研感受。到了正式开调研座谈会时,他总会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指导性意见,无论是当地干部还是随行人员,听后都感到很受启发。

生活中的贺国强幽默风趣,没有架子。有一次在调研回福州的中巴上,他给同行的同志们出了个题目:家里苹果有的已经快烂了,有的还是好的,那是从好的吃起呢?还是从快烂的吃起?大家各持己见,答案不一。他哈哈一笑,说道,我觉得应该先吃好的,这样可能会烂掉些苹果,但吃的都是好苹果;如果从快烂的吃起,那你吃到的都一定是不好的苹果。生活中有学问哩!在一阵笑声中,大家都赞成省长的观点。

贺国强同志还是个重感情的有心人。他常常在出差回来时,给工作人员带个小礼物;也会在路过书店时,随手给工作人员的孩子买上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每年的省“两会”,起草组的同志们写完政府工作报告后,他都要请大家吃顿饭。事先他会叫人把写作组的人员开个名单,吃饭时一一对上;等到来年再吃饭时,他还能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让大家既钦佩于他的记性,更感动于这位温厚、谦和、亲切的长者对同志那一份浓浓的关怀。

今天,透过沉实厚重的《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让我们再次回望贺国强同志在福建时奔忙的身影、矫健的步履、和蔼的笑容;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他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和真实真挚的赤子情怀,感受到他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有力推动和重大贡献。这不仅是一部难得的历史文献,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不断地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教育,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