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天下/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去年12月CPI重回“2”时代
瑞士第一 中国排87位
农业部严控婴幼儿奶源安全 可追溯到牧场
揭秘“网络黄牛”背后黑色产业链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年12月CPI重回“2”时代
全年物价总水平上涨2.6%,低于3.5%的年度调控目标
(资料图)
 

N新华 法制晚报北京晚报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2013年1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重回“2”时代;全年上涨2.6%,与上年持平,远远控制在全年3.5%的物价调控目标以内。CPI已连续两年处于“2”时代。

同比涨幅创7个月新低

数据显示,2013年12月CPI同比上涨2.5%,创下7个月新低。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1%,非食品价格上涨1.7%。

环比由降转升

不过,12月CPI环比由降转升,食品和非食品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0.6%和0.1%。其中,鲜果价格环比上涨5.3%,水产品、猪肉和粮食价格分别上涨1.1%、0.6%和0.3%,鲜菜价格下降1.5%。非食品中,汽油、柴油和水、电、燃料价格环比也有所上涨。

CPI环比由降转升,但同比涨幅却比11月份回落了0.5个百分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主要原因是12月份CPI的对比基数比11月份要高出很多。2012年12月份,CPI环比上涨了0.8%,致使2013年12月份CPI同比指数的对比基数比11月份相应提高了0.8个百分点。

分析 物价涨幅总体温和 部分食品涨价突出

2.6%的全年CPI涨幅,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

“无论是和经济增速相比,还是从历史上看,以及与国际对比,2.6%是比较温和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

业界普遍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超过7.5%。这个速度虽然比过去30多年的平均水平下了一个台阶,但仍然是不低的。相对于7.5%以上的经济增速,2.6%的物价涨幅是比较温和的。

2010年至2012年我国CPI分别上涨3.3%、5.4%、2.6%,2013年的CPI涨幅居中,与上年持平。

从国际上看,我国CPI涨幅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中较低。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2013年10月份在我国CPI同比上涨3.2%的同时,印度上涨11.1%,俄罗斯上涨6.3%,巴西上涨5.8%。

当然也必须看到,一些月份的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出现了较快上涨。如2013年9月份,受北方涝灾、南方高温以及台风等天气异常因素影响,鲜菜价格同比涨幅达到了18.9%,带动此前“2”字头的CPI破“3”。

“一些基本必需品价格的变动可能对总水平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但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既要看到CPI总体温和,也要看到部分食品价格涨幅较为突出。”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

走势 资源价格改革 或推动今年物价上涨

2013年物价调控目标成功完成,那么,今年物价走势将会是怎样的?

“2014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会比上年加大一些。一方面‘猪周期’的高点按以往规律会在这一年出现,另一方面资源价格改革也会对物价上涨带来一定的推动。再加上经济已进入成本全面上升阶段,物价调控任务还是比较重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

王军分析认为,今年物价调控首先还是要管理好通胀预期,要处理好稳定物价和推动改革的关系,资源价格改革政策出台要兼顾物价;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尽可能保持稳健,为保持物价平稳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八大类消费品 六升两降

2013年12月,在统计的八大类消费品中,六类价格同比上升,两类同比下降。

●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1%,其中,鲜果价格上涨15.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6%,水产品价格上涨5.5%,粮食价格上涨3.8%,鲜菜价格上涨2.6%

●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下降0.4%。●衣着价格同比上涨2.1%。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0.9%。

●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0.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旅游价格上涨11.6%。

●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8%,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4.7%。

□链接

PPI连续22月负增长 制造业有通缩压力

统计局数据还显示,2013年12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降幅超过市场普遍预期,连续22个月同比负增长。

“PPI的跌幅比预期要大,说明当前经济正承受一定下行压力和通缩风险。”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此前一些机构预测,2013年12月份PPI同比跌幅或在1%至1.4%之间。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工业品价格回升乏力,制造业领域仍有通缩压力。

“PMI下降,其主要拖累来自于生产势头的放缓、需求的降低以及补库存势头的疲弱。”瑞银证券经济学家胡志鹏解释说。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