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1版:要闻·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闽H7N9病例未现人际传播
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
福州空气 昨又现中度污染
黄汉升任福师大党委书记
用好善款 要考虑人性之恶
□微语录
不如炒房
咋看北京市长签“生死状”治霾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咋看北京市长签“生死状”治霾

 

背景:近日,北京市长王安顺表示,北京已与中央签订责任书,承诺到2017年大气污染得到改善,其中治理PM2.5投入将高达7600亿元。王安顺表示,中央领导曾对其开玩笑称治理不好空气就“提头来见”。(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A07版)

观点1 别重蹈治水困局

“7600亿元治理雾霾”、治理不好就“提头来见”,说得豪气冲天,并不代表一定能取得效果。这倒不是给北京“打退堂鼓”,而是说治理雾霾是一个系统的浩大工程,既有“源”的问题,也有“流”的问题;既有“疏”的问题,也有“堵”的问题。那么,这7600亿究竟有怎样的花法,就该有一个明确的思路。硬把这7600亿烧进去,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问题是,雾霾是不是消失了。

我想到了“千亿治理污水却没有效果”的例子。6年时间里,我国环保部门投入资金910亿元治理“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结果水质依然差。这是可以构成镜鉴的。要关停污染企业,同时必须跨区域联防联控。     (王传涛)

观点2别割下头发当头颅

应该说,“提头来见”一说,又让我们看到了治理大气污染的希望。对承诺的落实必须不打折扣,对考核的追责必须不打折扣。到时候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别提的是一绺头发,也就是“割下一绺头发当头颅”。

如果少了威严的追责,就会出现很多奇怪的现象:承诺的时候,信誓旦旦,之后就悄无声息;签字的时候,力透纸背,之后就九霄云外;宣誓的时候,语言铿锵,之后就软弱无力。一个个庄严的承诺也就落满了尘埃。因此,绝不能发现污染罚钱了事,出现事故教育了事,查处事故通报了事,犯错误的副局长被严重警告后竟提拔成局长。     (郭元鹏)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