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8版:莆田新闻/社区
3上一版
 
专访剧作家王顺镇:若这几年不抢救 莆仙戏就失传了
枫亭:没有菜头灯,不成元宵节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枫亭:没有菜头灯,不成元宵节

装好灯泡,牵上灯带,花灯就做好了
刘老伯手中的刻刀上下翻飞,雕出一朵白色的萝卜花
 

N本报记者 谢丹 马俊杰 文/图

本报讯 莆田市枫亭镇的元宵花灯远近闻名,白天“踩街”晚上“游灯”,花灯一出,镇里万人空巷。而在这些花灯里最特别的就是“菜头灯”,这款用白萝卜雕刻成的花灯,2008年成为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元宵节游灯的习俗,至今已有千年之久。昨日,记者前往枫亭镇兰友村,采访“菜头灯”传承人刘德明老人,刘老现场完成了菜头花灯的制作。

老艺人一经手白萝卜变花灯

枫亭镇兰友村,年已六旬的刘德明老人,作为菜头灯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已近30年。现在,每年元宵节的“菜头灯”都要由他带领制作完成。昨日,刘德明现场做了一盘“菜头灯”,40斤白萝卜在他手里,一上午便成了漂亮的花灯。

刘德明说,做菜头灯必须是白萝卜,雕刻成型后才晶莹剔透,纯洁美观。

“雕花朵要简单一点”,刘德明拿着一根白萝卜,用自制的刀具开始雕刻。白萝卜削皮去头尾,在他手里很快变成了一大朵洁白的菊花,另一块边角料,经手几下,便是一朵盛开的梅花。“百合花最美”,刘德明拿着一根细长的萝卜,熟练变出一朵美丽的百合花。

刘德明年轻时喜欢雕刻,便跟师傅学习做菜头灯,现在跟他学的人只有五六个,“菜头灯只能提前三天开始做,那时候正是最冷的时候,成天拿着冰凉的萝卜,手很冻”,刘德明说虽然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真正愿意做这个的人并不多。

除了雕刻之外,做花灯还有很多程序。刘德明告诉记者,雕好的萝卜要泡在水里保持新鲜,每天要换几次清水,闹花灯前一天开始组装,每年都要拼装成八个,一米宽、近两米高的大花盘,以前用竹子扎架子,现在用专门定制的铁架子。

闹花灯连续五日菜头灯天天逛全镇

枫亭元宵游灯民俗学会会长刘建庭告诉记者,枫亭的闹花灯习俗从宋朝便开始了,从正月初六闹到二十七,36个村组成一个万人的花灯队,在各个村里游灯,走在哪个村便歇在哪个村,村里比年三十还要热闹,所以枫亭人尤其是走出去的众多华侨,年三十不回乡,元宵节也要回乡。

刘建庭说,从正月初六开始,连续五天,是枫亭镇最热闹的时候,所有的花灯,包括“菜头灯”都是兰友村在制作,制作完成后,便分别交由霞桥村、霞街村、兰友村、学士村、霞街村,每村一天,上千人的游灯队伍,车鼓、秧歌、锣鼓等等,全部汇集在一起。

千人游灯队伍,每日早上9点到下午4点上街叫做“踩街”,下午5点开始到夜里12点上街叫“游灯”,“游灯”最为壮观,街道被点亮,游灯队伍像一条火龙,在镇里游走,而最特别也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菜头灯”了,八个装饰好的大花盘,由青壮年抬着,每天都要走全镇一遍。从宋朝开始,兰友村的“菜头灯”已经是千年来枫亭镇不变的元宵传统节目,连游走路线,负责村落的安排,都是古时传下,年年不变的,可以说“没有菜头灯,不成元宵节”。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