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教育/小记者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七期小记者沉醉在“年味”中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4年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期小记者沉醉在“年味”中
听造字传说,玩闯关游戏,写象形文字……
小记者摄影课老师黄启鹏在缅甸战乱地区拍摄的照片
小记者认真地做花灯
小记者闭上眼,细细品茶
小记者闻香识茶
 

N本报记者 何旌 李建芳 实习生 许毅栋 文/图

本报讯 2月8日至11日,福州城仍笼罩在浓浓的年味中。第七期海都小记者,也在这新年伊始之时,参加了本报精心设置的小记者课程,体味不一样的过年心情。

孩子们不仅看年画、学年俗、亲手做花灯,还在新年茶席中品味了中国六大茶类的“玄妙”。我省语文教学名师吴志诚、张松,分别以“年味”、“学做小记者”为题,指导小记者们学会观察生活,开拓写作思路;本报社会新闻采访部副主任张伟和摄影部资深摄影记者黄启鹏,则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来解读记者这个职业,让小记者们受益颇丰。

活动课

做花灯、学年俗、玩易经、制茶席……

亲子齐做元宵花灯

“过年做花灯太好玩了,我从来没想过红包还能用来做花灯!”——七期小记者林辰韬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2月8日(正月初九)一大早,七期小记者与家长们齐聚卓越·德学书苑,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导师陈虹老师的带领下,做卦象操,学《周易》,看年画,学习元宵节的由来和民俗……

做花灯可算是当天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了。小记者们利用过年装压岁钱的红包,自己动手做花灯。他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将红包四角折起,爸爸妈妈则将折好的红包依次装订起来。有些红包纸质太硬,爸爸妈妈就抓着孩子的小手,一起将红包折好。六个红包装订完成,大手抓着灯笼,小手握绳将灯笼串起。不一会儿,一个个精巧的花灯完成了,整个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

陈虹老师告诉小记者们:“学做花灯不仅是想让你们体验亲子动手的快乐,更想让大家从小培养环保的意识,知道废物利用。”

新年茶课座无虚席

“我尝了一口,这种茶热的时候,有一种淡苦,接着又有一种甘甜在舌尖闪过,形成了两种味觉感受。”    ——七期小记者宁可在笔记中记录下品尝白茶的感受

正月十一,伴着悠悠茶香,小记者们在易安居古堞斜阳茶室学习了一门别开生面的新春茶席课。

茶室的老师分别介绍了中国六大茶类,并结合各类茶的品茗,从茶叶生长分布地区、茶叶属性、制作工艺等方面,让小记者大致了解了每个类别的茶的特点。

在品茗环节中,当老师将六类茶分别为小记者们奉上时,孩子们每次都是迫不及待地猛啜一口。看茶色、闻茶香、品茶味,小记者通过三个步骤切身体会到了不同茶的个中滋味。

什么是茶席?怎样泡出好茶呢?老师告诉大家,茶席中每样茶具都有不同的用途,看似不起眼,其实都不可或缺,功夫茶之所以叫功夫茶,就是因为泡茶的方式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也是沏茶的学问,品饮的功夫。“今天用盛开的梅枝装点茶席,寓意新春之际,万物复苏。”

新闻课

一张照片,让小记者泪流满面

只有10岁的“老头”

“大家猜猜他有几岁?”海都小记者新闻摄影入门课上,海都报资深摄影记者黄启鹏老师,指着图片上一个佝偻的背影问小记者。“40岁!”“50岁!”……小记者们答道。

“事实上他只有10岁,比你们还小。”黄老师告诉小记者们,因为从小就常年背驮重物,让一个10岁捡垃圾的孩子有了一个苍老的背影。“对于那里的孩子来说,每一个垃圾堆都是一个宝藏,当我渐渐和当地孩子熟识起来的时候,他们将一份从垃圾桶里翻出来的炒面与我分享,我的眼睛湿润了。”

课上,小记者们寂静无声,听到黄老师的这一段回忆,几个小记者流下泪水。

2009年8月,正在读大二的黄启鹏,偶然听说中缅边境地带还有一群“有家回不得”的缅甸华人。热爱摄影的他,做出了一个单纯,甚至是有些冲动的决定:独身前往缅甸果敢。毒品、赌博、战乱、贫民窟……到达缅甸,那里有太多让他震惊的景象,但最后,他把镜头锁定在了当地最孱弱的一个群体——贫民窟里的孩子们。

2月11日,在第七期海都小记者摄影课上,如今已是海都报资深摄影记者的黄老师,给孩子们展示了他冒着生命危险拍回的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照片。

图片有助人的力量

黄老师告诉小记者们,图片不仅只是传递信息这么简单,它也有帮助人的力量。他从缅甸返校后,用拍回来的照片举办了多场影展进行募捐,帮助那边的孩子们。为此他又去了一次缅甸,带上了志愿者还有大家的爱心礼物。

“我以前从来都不知道缅甸还有一群那么艰苦的同龄人,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能帮助他们。”海都小记者叶立山说。

“最让我纠结的就是照片中的孩子,如果你的图片只是博取读者视觉上的同情,对于照片中的孩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小记者摄影课老师黄启鹏

作文课

手把手教你写“不一样的春节”

除夕夜、放烟花、红包、水饺、拜年……一提到春节,小记者们纷纷想到了这些词语。不过,给小记者上课的吴志诚老师,却要让大家写一个不一样的春节,这可难倒了大家。

吴老师教给小记者们一些“绝招”,比如,用多种文体来表达。要写领到了拜年红包,却又被妈妈要了回去,可以用书信、日记、分镜头等方式来表现,这样就别出心裁啦!再比如,同样的题材,换一个角度来表现,用“红包自述”的方式,文章又变得与众不同了。

下面,就来看看小记者们的习作(节选)和吴老师的精彩点评吧!

红包的旅程

7期小记者 王之韵(福清实验小学六年7班)

我是一只红包,在马年的除夕,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买下了我。

第二天,我就陪伴着小孩一家,踏上了拜年的旅程。在去的路上,小孩的爸爸妈妈就该在红包里放多少钱的问题,面红耳赤地争执了起来。“你就不能大方一点吗,怎么这么抠啊!”“大方?你能不能直接说你是爱面子?”真是不明白,明明是应该欢天喜地的春节,他们却因为一点钱而吵得闷闷不乐,值得吗?

吴老师点评:通过红包的视角来展示社会人际关系的微妙,文字精到,有小说的笔法,是好文。

写春联

7期小记者 欧雨菲菲(钱塘小学三年3班)

放寒假时,妈妈建议我自己书写春联。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既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今年的春联由我来写,担心的是怕自己写不好。于是,我在书写前先练习了几遍,以免写错。

对了,忘记告诉大家了,我们家的春联是妈妈自创的十字句子,上联是:总角少年习作下笔如意。下联是:冠带亲朋盈门上马问安。横批:阖家幸福。你看,我家的春联原创味十足吧!

吴老师点评:内容很原创,很有意义,写自己的经历才能有话可写。

红包的自述

7期小记者 叶立山(铜盘中心小学六年5班)

我是一个红包。你没听错,我就是一个春节期间流转的红包。我穿了一身大红的外衣,身上还印满了金色的“马年大吉”的字样。我看起来特别精致,带着浓浓的喜庆年味,可惜我始终躺在仓库的角落,无人问津。

终于,新年前夕,我被拿出了仓库,信心满满地开始属于我的旅行。我被一个商人带回了商店,放在了醒目处,嘿,这回该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果然不出我所料,我被一位顾客带出了商店,放进了包里。

吴老师点评:用拟人的手法,借用红包的口吻来写作,有新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