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杨炯
前日,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在微博上发帖,为泉州的许玲莉寻亲。一个普通的寻亲微博,何以招致网友调侃甚至中伤?看看评论,许玲莉明白了:因为她是模特。昨天下午,她微博回应说,没自信的人才会在别人背后乱议论,这证明我比你们优秀!这是她的“宣言”,但她很快又招来骂名。(相关报道见本报今日A06版)
被拐就得苦情,浓妆艳抹就是为了博出位,这也许是某些网友心中的恒等式。
在许玲莉事件中,即使有出自权威人士和人民日报等官博的信息,部分网民还是无证据地质疑其炒作,甚至恶意辱骂对方是“从东莞来的”,显然是失控的怀疑,是人身攻击。这种语言的暴力,伤害了相关当事人,破坏了相互信任,加深了社会隔膜。
这样的暴力,我去年也“有幸”遭遇了一回。去年雅安地震时,我在震后次日上午即赶到震中,参与抢险报道。当日仅因发了一条“走得仓促,突遇下雨,衣服不足”的微博,立即引来不少网民质疑记者“是去救灾还是添乱”,令人无语。
类似的标签化,以及带来的二元对立,在网上从来不缺乏。从五毛和美分的论战,到支持方舟子还是韩寒,中国网民在网络上分派,相互攻讦。人们疑惑,部分网友的节操为何碎了一地?他们为何变得如此暴躁?
作为公共表达,网民言论可以也应该保持适度怀疑的原则,但是怀疑和批评不是无限度的。个人的意见表达,应以事实为基础,保持善意,怀有自律精神。